改进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进 中学语文 教学 管见
- 资源描述:
-
1、改进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现在,具有较好的母语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以致要考虑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光朝中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也不是说我们做老师的没有责任,而是说真要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反思我们总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然而,这是中央的事,小民往往是说不上话的。不过我们也不能等
2、着,我们也有责任思考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如何不断改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这里想就如何改进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说一点我的看法,向大家请教。一、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技能?那还用你说,学生需要听说读写的技能。但是,对于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汉族人来说,怎样才能听好、读好?怎样才能说好、写好?我觉得,重要的是他要能知道并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在什么人物身上、当表达什么意思时,需要用什么样的词,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句调语气。中学语文教学要给中学生的语文技能,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二、学生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技能?要让中学生获得上面所说的技能,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做三方面工作:1.设
3、法让学生大量阅读范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写作。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知道,一篇文章好,好在哪儿,一篇文章不好,不好在哪儿。3.需要给学生一点语文知识。其中,第1点是根本;第2点也很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开窍;第3点起辅助作用,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老师教,有利于学生学。设法让学生大量阅读范文,并在老师指导下模仿写作,这是中国语文教学的老传统,应该说是一种好的传统。但光靠这一条是不够的。一个高明的、有责任心的语文老师一定会在第1点的基础上设法让学生知道,一篇文章好,好在哪儿,一篇文章不好,不好在哪儿。为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还有必要而且是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文知识。第2、3两点应该说是
4、我们当今语文教学高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地方。三、应该怎么讲课文?讲解课文,不能满足于讲文章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段落大意、生字生词;应该对课文中一些起关键作用或带有深刻含义的词句,紧密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特点、上下文语境进行必要的分析讲解。举例来说,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有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这一篇课文。有一次,我恰好在某个中学听一位老师讲解祝福。老师讲得很认真。他首先介绍了鲁迅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接着他详细说明了鲁迅写祝福时的时代背景。之后,他先解释了课文中一些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而后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边讲解、边提问、边讨
5、论,详细分析说明了祝福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段落大意。最后他给学生分析了几个多重复句。可以看出,老师的备课是很认真、很充分的。我想,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后肯定是会有不少收获的。但是,从学生获得语文技能的角度说,我虽没有作调查,但估计收效甚微,获益甚小。事实上,课文中有些段落、有些词句是应该而且值得好好给学生分析讲解的。譬如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里“我”对他在街上所遇到的祥林嫂,有这样一段描写: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大家知道,小说祝福运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刻画主人公祥林嫂这个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来解剖旧中国的农村社会,抨
6、击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作者对祥林嫂的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特别注意语句的运用。老师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思考:第一,“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包含了三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第二,“(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两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个“为什么?”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
7、主题、联系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祥林嫂的。我想,语文老师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讲清楚了,语文教学的收效肯定会比较大;学生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领悟到了,他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四、学生最迫切需要学习、掌握的母语知识是什么?这里只就词汇、语法方面说些意见。就词汇、语法方面说,学生最需要的是两方面的知识,一是词语选择和句式选择方面的知识,一是有关虚词的知识;此外,还需初步具备一些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技能。其他有关词汇、语法的知识都是为上述目的服务的。词语的选择,包括在某个上下文里该用哪个词语、不该用哪个词语以及用哪个词语最为合适这两个方面
8、。简单一句话,包括词语的选择和词语的锤炼这两个方面。通过语文教学,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在某个上下文里可以用哪些词语,最好要用哪个词语;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在某个上下文里,为什么可以用这些词语,为什么最好用这些词语。在词语教学中,人们常常举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又”一说“自”)里“绿”的使用作为实例。这无非是说明在说话写作中注意词语选择和词语锤炼的必要性。句式的选择,是指在某个上下文里该用哪种句式最为合适,最富表现力。我们知道,词汇中有同义词;同样,句子中也有同义句式。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不同的句式,其风格色彩、表达效果不完全一样,换句话说,各有其适用的场合。选用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