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高二语文 议论文写作 11从教材中挖掘素材的技巧学案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高二语文 议论文写作 11从教材中挖掘素材的技巧学案 河北 师大 附属 民族学院 语文 议论文 写作 11 教材 挖掘 素材 技巧
- 资源描述:
-
1、11-从教材中挖掘素材的技巧【学习目标】1了解、熟悉课文中的经典材料2能够将教材中的经典例子运用到作文中【重点难点】教材与作文素材之间的转换【学习方法】互助、探讨【学习导航】一、 举例展示【例1】如果作文要写学习问题,我们可以从教材中梳理出来很多例子:1.强调“学不可以已”。(劝学,选自荀子)2.学习上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上)3.学习上要重视积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上)4.学习贵在坚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上)5.老师不分贵贱,不分少长。“是故无
2、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例2】如果作文要写爱国,我们就可以从教材中梳理出来很多的例子:1.鲁迅为了救国救民,他选择去日本学医学,又为了疗救民族的灵魂,他最终弃医从文。(鲁迅呐喊自序)2.屈原忠心爱着自己的国家楚国,他虽遭楚王的疏远,但他还是不忘为国尽忠而远走他国。(屈原离骚)3.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最后他们英勇牺牲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4.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孙犁荷花淀)二、 从教材中提炼材料的方法1、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转换成材料的中心意思。 例: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序的
3、主要讲述了, 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的故事。 转换:在逆境中成才。2、 发现作者独特的思维或描写方式,找出异于常人的原因,然后作为切入点,形成素材的中心论点。 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一反以往悲秋的论调,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这是异于常人的描写方式,形成的原因是,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即使面对悲凉的秋景,也能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转换:在逆境中也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3、 从细微处入手,整合成一定的观点。 例:劝学中通篇写学习,其中有这样几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就可以通过这短短的几句,发展成一个文章的中心论点。转换:人贵有恒,贵在坚持。【当堂练习】请你仔细分析李密的陈情表,试着从中挖掘出多个论点。 【课下作业】请你仔细分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试着从中挖掘出多个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