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行知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聊城市 东阿县 学校 2019 2020 学年 语文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行知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
2、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以“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
3、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尚和,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的又一重要表现。“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儒、释、 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 互助互勉等。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 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则
4、讲究诚信、宽厚、仁爱待人;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在激烈的竞争中, 坚持平等、公开、公正;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追求平心静气:这些都是“和”的体现。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文化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构成互相联系统一的人生价值观。千百年来,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于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之中,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 的主题,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对于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和高雅
5、的精神文化。B. 历代茶学专家对陆羽最早提出的茶德标准进行了阐释,茶德得以树立和推崇。C. 茶事活动以茶会友、传情,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行为规范。D. 客来敬茶是一种礼节,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处世观念,是“ 和”精神的表现。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二自然段运用引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茶德是茶道的灵魂这一观点。B. 文章以“客来敬茶”的习俗礼节来说明“尚和”是中国茶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C. 文章从“重德”“尚和” 两方面论证分析了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及作用。D. 本文逻辑清晰,“重德” 侧重阐述人与自我的关系,“尚和”侧重人与他人的
6、关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何品赏一杯清茶,不仅能体现个人的生活情趣,还能从中看出此人的价值取向。B. 为丰富茶道内容,让茶人明确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方向,茶学专家对茶德作了深刻注解。C. “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与特定时代文人雅土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密切相关。D. 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重德”“尚和”的精髓,能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绿色食品生产是当今世界一项新兴产业。 这项被称为“ 从土地到餐桌” 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产业, 近年已在国内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 全国经认
7、证的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超过了 1000 种。当前,我国进入了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的阶段, 市场价格下挫,农民增收缓慢。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 人们饮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从填饱肚子过渡到重视营养和健康, 那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备受青睐。 加入 WTO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 药残等检测指标限制非常严格, 检验手段已从单纯检测产品到验收生产基地。 那种单纯追求数量型增长、 不顾产品质量的老路子已走不通。目前,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 这一产业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有关人士指出, 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
8、深刻认识到这一变化, 扶持农民搞好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 使之成为一项有益社会、 造福于民的大产业。(摘编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日前联合举行了创建“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5 个生产基地和 7个销售专柜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为了保证试点单位蔬菜的质量, 有关方面从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 在生产基地方面, 从 5 月下旬开始,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和北京市农药检定所联合对基地生产的蔬菜进行全面的农药残毒检测,并对生产中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销售时, 除了生产经营单位自检后再上市销售外, 北京市农药检定所对专柜的蔬莱进行了数次抽查。检查
9、结果表明: 选定的生产基地和销售专柜的农药残毒合格率均在 95%左右,高于市场平均合格率 20 多个百分点, 有的生产基地产品合格率达到 100%。蔬莱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副食品之一。 为提高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农业部开始在全国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 并将北京市列入试点城市。 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市力争在两年内真正建立起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摘编自 北京晚报 )材料三:2017 年 9 月份, 广西省食药监局共抽检 28 类 4686 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样品 161 批次,样品合格率为 96.56%。附图:(图片 食品伙伴网)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
10、一项是A. 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绿色食品产业, 目前在国内已形成较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B. 当前我国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产业发展潜力巨大。C. “ 无农药残毒放心菜” 活动有效保证了市场销售蔬菜质量,试验结果令人满意。D. 材料三图二表明,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是造成食品不合格的重要原因。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前, 我国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 农民增收缓慢, 这与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 WTO 有直接关系。B.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 他们对药残等检测指标的限制非常严格, 检验手段也多样化。C. 材料二
11、中,试点单位的农药残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表明活动中采取的相关措施是非常有效的。D. 材料三图一显示, 食用农产品占所有不合格产品的半数以上,可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形势非常严峻。6. 你认为应当怎样解决当前食用农产品生产存在的安全问题?请结合材料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夫老妻冯骥才“ 离婚! 马上离婚! ”这是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 她必喊出来的一句话。 六十岁后她就不再喊这句话了。 今天又喊出来, 可见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撞着, 他急速而无目的地在屋子中间转着圈。 转了两圈, 站住, 转过身
12、又反方向地转了两圈, 然后冲到门口, 猛拉开门跑出去, 还使劲“啪” 的一声带上门。老婆儿火气未消, 面对空空的屋子不住地出声骂他。墙上的挂钟当当响起来, 已经八点钟了。 他们这场架正好打过了两个小时。 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她耳边又响起刚才打架时自己喊的话:“ 离婚! 马上离婚! ” 她忽然觉得这话又荒唐又可笑。 她开始感到屋里空荡荡的, 悔意悄悄浸进心中。 她想, 两人一辈子什么危险急难的事都经受过来了, 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 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会想到这句话。 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 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 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
13、悄回来了。 但现在已两个小时了却仍没回来。 外边正下着大雪, 老头儿没戴帽子、 没围围巾就跑了。 瞧他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 别是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 想到这儿, 她在屋里待不住了, 起身穿上外衣, 从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 棉帽, 走出房子去了。夜色并不太暗, 在路灯的辉映下, 繁密的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而落。 她一看这雪景, 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那是五十年前的一天, 也是下着大雪。 两人踩着雪走, 也是晚上八点来钟, 她从多少天对他的种种感觉中, 已经又担心又期待地预感到他这天要表示些什么了。 在河边的那段路上, 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似的把她拉到怀里。 她猛地推开他, 气得
14、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他呢? 竟然像傻子一样一动不动, 任她用雪打在身上, 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 她打着打着, 忽然停住了, 呆呆看了他片刻, 忽然扑到他身上。 她感到, 他有种火烫般的激情透过身上厚厚的雪传到她身上。 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年轻时, 每逢下雪天, 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 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 她却很少再想起这桩事。 是不是一生中经历的事太多了, 积累起来就过于沉重, 把这桩事压在底下拿不出来了? 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 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现在她老了, 此刻在雪地里, 每一步踩下去都是颤巍巍的, 每一步抬起来都费力难拔。 一不小心, 她滑
15、倒了。 她把手插进雪里, 撑住地面, 艰难地爬起来, 就在这一瞬间, 她又想起另一桩往事。那时他俩刚结婚, 一天晚上去看电影, 散场出来时雪还下着。 他们走着走着, 跟着高兴地跑起来。 但她脚下一滑, 跌在雪地里。 他跑过来伸给她一只手, 要拉她起来。 她却一打他的手:“ 去, 谁要你来拉! ” 她一跃就站了起来。 那时她是多么轻快啊, 像小鹿一般, 而现在她又是多么艰难呀, 像衰弱的老马一般。 她多么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 虽然老头儿也老而无力了, 一只手拉不动她, 要用一双手才能把她拉起来。 那也好! 总比孤孤单单一个人好。 她想到楼上的邻居李老头, 老伴死了。 平时女儿、 女婿都上班, 家
16、里只剩李老头一人; 星期天女儿、 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 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真幸运呢! 她这么老, 还有个老伴, 四十多年形影相随。 尽管老头儿爱急躁, 又固执, 不大讲卫生, 心也不细, 等等, 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 她喜欢老头儿的性格, 真正的男子气派,一副直肠子, 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 粗心不是缺陷, 粗线条才使他更富有男子气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此刻她只担心老头儿雪夜外出会遇到什么事情。 她找不着老头儿, 这担心就渐渐加重。 如果她的生活里真丢了老头儿, 会变成什么样子?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 大概快十点钟了, 街上没什么人了, 仍不见老头儿, 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 她
17、两脚在雪里冻得生疼, 膝头更疼, 步子都迈不动了, 只有先回去了, 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她往家里走。 快到家时, 她远远看见自己家的灯亮着, 有两块橘黄色的窗形的光投在屋外的雪地上。 屋门推开了, 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 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 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 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 老头儿见她进来, 抬起眼看她一下, 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她什么话也没说, 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从一对老夫妻的吵架写起, 以“ 离婚!马上离婚!”开篇, 既讲述整个
18、故事的 高潮, 先声夺人; 又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造成悬念。B. “ 从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 棉帽”, 老婆儿貌似不经意的一个动作, 看似闲笔,实有深意, 彰显出她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爱。C. “ 抬起眼看她一下, 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老头儿的动作神态反映出内心的自省与愧疚, 也表现了老夫老妻莫逆于心的深厚感情。D. 朴实是本文最突出的特色, 小说中人物说着朴实的话, 做着朴实的事; 叙事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 夸张的修饰, 处处体现着朴实之美。8. 小说中的老婆儿是一个“刀子嘴, 豆腐心”的妇女形象,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 小说采用插叙, 呈现出现实与回忆交织的特点, 这种叙述
19、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 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
20、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胃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
21、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让,窦太后不许,蕃复固让,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注:投传:投弃符信,借指弃官、 辞职。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荼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B.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C.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
22、/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D.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遭母忧”意同“丁内忧”,指遇到母亲的丧事;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孝。B. “辟”“征”与陈情表“察臣孝廉”的“察”同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C. “茂才”即秀才, 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 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 “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讳称死还有“薨、不禄”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
23、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回答父亲好友之问,被认为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B. 陈蕃仰慕高洁,礼待贤士。他做乐安太守时, 对郡中高洁之士周璆只称字不叫名并特别为他安一张床;也曾上疏朝廷建议选用清贤之士任地方官。C. 陈蕃识见卓异,视民如子。公卿主张派军队去打零陵、桂阳的山贼,而他认为二郡百姓都是皇上的儿子,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使百姓成为山贼的。D. 陈蕃胸怀大局,仗义执言。 朝廷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托病不朝,他写信指责那些尚书不仁不义,让他们畏于公义起而视事,稳定了朝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蕃上疏
24、让,窦太后不许,蕃复固让,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野菊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 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 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 不取霜栽近御筵。【 注】 省: 记, 忆。 紫云: 指代中书省。 令狐楚、 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 霜栽: 指野菊。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和 锦瑟 一样, 都体现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B. 第四句写秋菊敛香隐迹, 甘于与暮秋寒蝉一样寂寞, 令人不胜感叹。C. 颈联将“此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