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2015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胶南市 大场镇 中心 中学 2015 年中 语文 散文 阅读 训练
- 资源描述:
-
1、散文阅读题例选千姿百态花烂漫人们观赏花,感受美,花与美形影不离。 姑娘戴花,公园种花,庭院养花,是因为花除了在嗅觉上给人以浓郁的芳香外,还把姑娘、大地和环境打扮得绚丽多彩,赏心悦目,从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自古以来,人们常用“如花似玉”“花容月貌”来形容人的美丽,用“花好月圆来比喻团聚的美好。可见美寓于花,花含着美。花有美丽的形态。世界上的花可谓千姿百态:有的朴实浑厚,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端庄秀丽,有的婀娜苗条,有的威武豪爽,有的风采翩翩。白色的绣球花并不著名,可它那晶莹洁白的丰姿叫人看了真有“白云疑向枝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的美感。芍药是芳姿绰约的名花,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感到“周回未足,比喻
2、语难为”。每当春风送暖,杜鹃鸟啼,杜鹃花满山开放时节,其红装嫣态,分外妖娆。怪不得诗人说“花中此物似西施”。花有鲜明的色彩。“花是颜色的宝库”这话一点也不夸张。红的似血,白的如雪,万紫千红,鲜艳夺目。万千种花有万千种景色,即使是一种花也有五颜六色。素称“花中之王”的牡丹就有红、黄、姿、绿、白、暗紫和墨色。北宋时洛阳姚家的千叶黄牡丹和魏家的千叶肉红牡丹,色压群芳,名贵天下,故称“姚黄魏紫”。在我国,牡丹自古被尊称为“国色”,古人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悠久的中华文化赋予花许多高尚的品位。兰花幽香醉人,花姿秀美,绿叶修长柔韧、四季常青,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欢种兰养兰,画兰颂兰,
3、尊它为“花中君子”,把它作为超凡脱俗、高雅纯洁的象征。中国古人向来爱用兰花比喻正人君子,常以“兰交”“兰契”来形容深厚、真挚的友谊。古人说“芝兰生于山谷,本自无人知,只为馨香重,求这遍山隅”,热情歌颂了它的傲岸不屈的气质。冰肌玉骨的水仙花终生清素淡雅,不尚豪华。“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诗人借水仙称赞了纯真高洁的人品。冰清玉洁的荷花,常常让人联想到高风亮节的为人品性,因而倍受人们的称颂。宋代周敦颐在著名的爱莲说中,热情洋溢地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悠久的中华文化还赋予花许多可贵的精神。古今志士多以梅菊自许,这是因为梅花和菊花傲雪
4、斗霜、不屈于严寒。苏轼红梅诗有:“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刘禹锡菊花诗云:“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这些诗句赋予了梅菊威武不屈的精神。在人们心中,花除了把自己的全部芳香、色彩送给人类,还慷慨捐躯,或入药祛病,或供食饮,具有为人类造福的献身精神。如荷花,除了以鲜艳的花朵给人以美的享受外,还把莲子、荷花、藕奉献给人们,作为食用佳品和疗病良药。花,可爱的花,外美内也美,愿花美人更美。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花与美的关系是什么。(2分)答: 20.阅读第自然段,说说花给人带来哪些好处。(3分)答: 21.第自然段先后描写了花的形态和色彩,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其总体特点。(2分)(1)形态总
5、体特点是: ;(2)色彩总体特点是: 。22.第自然段分别写了三种花,请结合文意,说说它们被赋予的品性。(3分)(1)兰花:(2)水仙花: (3)荷花: 23.第自然段分别写了兰花、水仙化、荷花的高尚品性和梅花、菊花的可贵精神。除文中几种花外,请你举出一种花,赋予它某种高尚的品性或可贵的精神。(3分)答: 24.本文的行文思路是:首先,其次 ,最后归纳小结,表达作者的心愿。25.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对文章主旨的理解。(2分)答: 26.这篇散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请说出其主要的特点并作简要评析。(3分)答:看到这篇散文,我们第一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通过赞美花的美
6、来赞美高尚的品性和精神,希望人具有像花一样美好的品性和精神。第二步就是抓线索,理清结构。一看标题“千姿百态花烂漫”,就可大体知道这篇散文的写作对象是“花”,读完全文,你肯定会确认就是写“花”;再把每一段的开头一句话连起来一读:“人们观赏花,感受美,花与美形影不离。姑娘戴花,公园种花,庭院养花,是因为花除了在嗅觉上给人以浓郁的芳香外,还把姑娘、大地和环境打扮得绚丽多彩,赏心悦目,从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花有美丽的形态。花有鲜明的色彩。悠久的中华文化赋予花许多高尚的品位。悠久的中华文化还赋予花许多可贵的精神。花,可爱的花,外美内也美,愿花美人更美。” 再读开头段、结尾段,一想就会发现:本文的线索就
7、是“花”,赞美的是“花”的美:外美,段;内美,段。段讲花与美形影不离,花与美的关系,段是议论抒情,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愿花美人更美。”第三步,明确问题,确定答题区域。把握了大意、抓住了线索后,再读文后的各题题干,就会明确命题人要求我们做的是:花与美的关系是什么,花给人带来哪些好处,花的形态和色彩特征是什么,作者赋予兰花、水仙花、荷花的品性是什么,你知道的其它哪种花的高尚品性或可贵精神又是什么,文章的思路、主旨是什么,对文章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作评析。并且通过26题的题干“这篇散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就确定这是一篇散文,散文就要按散文的要求来读来理解。逐题确定答题区域:19题,一看理的结构
8、就知道答案在第一二自然段中找。20题、21题、22题和23题题干已标明答题区域:“阅读第自然段,说说花给人带来哪些好处。”“第自然段先后描写了花的形态和色彩,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其总体特点。”“ 第自然段分别写了三种花,请结合文意,说说它们被赋予的品性。”“第自然段分别写了兰花、水仙化、荷花的高尚品性和梅花、菊花的可贵精神。除文中几种花外,请你举出一种花,赋予它某种高尚的品性或可贵的精神。”24题,行文思路就要看全文了,也就是文章的结构安排。第25题,文章主旨,就要结合全文内容,抓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议论抒情的句子来领会了。第四步,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答题区域,再读文本,勾画关键语句,组织语言进行
9、答题了。答19题时,仅仅抓住“关系”二字,且分值是2分,读了第一自然段,因为才有一句话,我们一下就会发现花与美的关系是“形影不离”,但如何“形影不离”没讲,在读了第二自然段后,发现此段有三句话,第一二句话都没讲关系,只有第三句话讲的是“关系”:“美寓于花,花含着美”,此时,答案“美寓于花,话含着美,二者形影不离。”就出来了。答20题时,题干已明确“阅读第自然段”,我们发现第自然段有三句话,分值又是3分,好象就是一句话1分,但第三句话是说花与美的关系的,这样,我们就要想到前两句话有一句话里有两层意思,再细读,就会发现第一句话中有“除了在还能”,两层意思已明,答案自然就有了“从嗅觉上给人以浓郁的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