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山东省苍山县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6902
  • 上传时间:2025-10-30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17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东省 苍山县 10 11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苍山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题20101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卷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

    2、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漫溯(s) 胡同(tng) 赞美诗(mn) 毫不相干(gn) B庸人(rng) 飘泊(b) 追悼会(do) 长歌当哭(dng) C解剖(pu) 弄堂(lng) 包身契(q) 叱咤风云(zh) D窒息(zh) 游说(shu) 理发铺(f) 短小精悍(hn)2下列各句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扭怩 爆发 水笼头 殒身不恤 B和蔼 屠戮 通信网 逆来顺受 C干炼 抚摸 打瞌睡 手舞足倒 D作揖 嫦蛾 卢柴棒 不假思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

    3、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 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 的话是很难听到的。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 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A趣味 自负 引证 B趣味 骄傲 引证 C兴趣 自负 印证 D兴趣 骄傲 印证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玉兰花大朵大朵地轻扬璀璨,微风拂过,含苞的,盛开的,城市的春天被这洁白的花仙熏染得幽香浅浅,春意阑珊。 B毕竟“网络水军”的操控能力终究是有限的,网民在经历一次次“欺骗”的同时,辨识力也在不断地提高,相信“网络水军”终会成为明日黄花。 C从创立九三学社参与新中国筹建工

    4、作,到作为国家领导人为祖国建设处心积虑,许老都表现出忧国忧民、祖国至上的赤子情怀。 D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多位国内专家认为,所谓的汇率操纵,只是美国的一幕独角戏,不管美国是否通过这一法案,对此,中国完全应该束之高阁。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近年来,挪威学界对诺委会组成的合理性、执行诺贝尔遗嘱的忠实性以及实际独立性提出不断质疑。B截至到昨天,嫦娥二号卫星与地面高速率通讯链路的测试全部结束,初步判断全部测试结果优于预期。C要想真正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得好不好。D今天,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组织发布

    5、2010年度前100强排行榜,经过技术升级优化后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其优异性能再登榜首。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汉字简化是歧途吗苏培成读古文不一定必须读繁体字,简化字同样可以用来写古文。如果说古书本来是用繁体字写的,一旦改为简化字就变了样,不再是古书了,这话不合乎事实。我们知道,论语这部书大约是在春秋末期开始编写,到了战国初期才写定。那时连楷书都还没有呢,更谈不到繁体字了。根据汉书艺文志:汉武帝末年,鲁恭王为扩大自己的宫室,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发现秦始皇焚书时藏起来的尚书、论语、礼记等。这是战国时人用“古文”写在竹简上的,汉代的一般人已经不认识了。后

    6、来经过汉代的专家把“古文”改为汉代的隶书,这叫“隶古定”。后来的人又把隶书改为楷书,才流传下来,今天看到的繁体字本论语,早已不是古时的样子。如果要回到古代,就应该用战国“古文”,可是那样一来还有谁能认得呢?其实,现代人读古书遇到的困难,不在于用简化字还是繁体字,难在古书用的是古代汉语。要能读懂古书不但要认识汉字,不管是繁体还是简体,更重要的是要懂古代汉语,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还包括古代文化知识等一大套学问,而这些学问绝非三五日就能学会的。尚书尧典开头是“曰若稽古”,这四个字没有繁简体的分别,可是认识了这四个字还不能懂得它的意思。“若”,顺序,规律;“稽”,考。意思就是按着一定的规

    7、律考察历史,不是古人滑稽的意思。诗经豳风七月里有一句是“七月流火”,意思是说到了夏历七月大火星就偏了西,暑气将要退去,可是有的人却误解为七月的天气下了火似的十分炎热。魏晋以来有个俗语词叫“宁馨”,意思是“如此”、“这样”,可是有的人却误解为宁静温馨。这不是古书无情,故意与我们为难,而是因为语言文字是发展变化的,只知今而不知古,自然无法直接与古人沟通。可见能读懂古书是道高门槛,这道高门槛是在语言,不在文字。我们读上面引用的论语八佾里的一段话,如果读不懂用简化字写的“三归”,改为繁体字的“三歸”照样读不懂。清代学者郭嵩焘著养知书屋文集卷一释三归说:“是所谓三归者,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可见“三

    8、归”指的是从民众中收取的市租。很多人相信“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这是因为传世古文用的都是繁体字,其实如果有了简化字的古书,照样可以从中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历来有两种方式,就是直接继承和间接继承。直接继承是指由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来继承。他们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直接阅读古籍,并对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吸收其中的精华,去除其中的糟粕。然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深浅程度不一的著作,供社会上不同水平的读者阅读。间接继承是指通过阅读由专家学者对传世古籍进行整理、编选、注释、今译和分析写出的各种著作来继承。绝大多数人是通过间接继承的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的。都来搞直接继承不更好吗?那样做既没有

    9、必要,又没有可能。全体人民都去研究文字、音韵、训诂,都去读古书,都不去生产,社会怎么发展?只认识繁体字并不能直接去读古书、去继承传统文化。简化字比繁体字效率高,好学好用,可是有些人的想法,为了能读古书,要放弃简化字回归繁体字。要明白认识繁体字的人并不等于就能读古书。如果放弃简化字、回归繁体字,结果是不但丢了简化字,而且古书照样读不懂,这不是两头落空吗?(摘编自2009年第6期语言文字)6.下面是有关汉字简化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简化字写古文,不会使古文变了样,因为简化字并没有改变古文内容,同样可以用来写古文。B.如果有了简化字写的古书,照样可以从中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去读古书,去

    10、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C.简化字比繁体字效率高,好学好用,如果放弃简化字,回归繁体字,就会两头落空。D.我们现在认识的繁体字本论语,实际上就是战国时的“古文”,不简化谁也不认得的。7.下面例子不符合古代汉语意思的一项是A.尚书尧典开头的“曰若稽古”,“若”,就是顺序、规律的意思;“稽”, 就是考证、考察的意思。即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考察历史。B.诗经豳风七月里的“七月流火”,是说到了夏历七月,大火星就偏了西,暑气将要退去,天气就要转凉了。C.魏晋以来有个俗语词叫“宁馨”,表面看是“宁静温馨”的意思,实际上,“宁”当“如”当“这”讲,“馨”当“此”当“样”讲,就是“如此”、“这样”的意思。D.论语八佾

    11、中的“管氏有三归”,这里“三归”的意思是指“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也即从民众中收取的市租。8.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懂古文并不容易,它的门槛很高,这里既包括古代文字,又包括古代语言,不弄懂弄通它们,我们就无法与古人沟通。B.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读古文不一定读繁体字,用简化字同样可以来写古文。C.我们在读古文时遇到的困难,主要不是在简化字还是繁体字等古文字上,而是难在古书用的古代汉语上。D.要想读懂古汉语,直接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对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还包括古代文化常识等学问。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

    12、言文,完成912题。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

    13、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

    14、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并,列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C.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穷:尽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5、引:举起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唯大王命之。B使使以闻大王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D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荆轲的英雄气概的一组是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原打算等待自己的一位朋友

    16、到来和他一起去刺杀秦王,可燕太子丹认为等他朋友来到就太晚了,所以想让他马上就出发。 B荆轲前往刺秦,太子等人都到易水来为他送行,荆轲的歌声感染了前来送别的人,然后荆轲登上车离开,始终没有回头。 C荆轲到达秦国之后,拿着一千斤金子贿赂了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经他引荐秦王非常隆重地在咸阳宫接见了燕国使者。 D荆轲追逐秦王时,殿上的大臣们仓促之间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扔给秦王一把剑,秦王才得以拔剑击伤了荆轲。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3分) (2)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3) 群

    17、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1)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4分)(2)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沁园春长沙)(2)复为慷慨羽声, , 。(荆轲刺秦王)(3)

    18、,不知为不知, 。(论语为政)(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 。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五、(12分)16汉字是彪柄千秋的美丽魔方,它的一笔一划充满着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请参照例子,从下列汉字中任选其中两个进行解说。(4分)臭 忌 劣 选 信例句: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17下面文字是新浪读书论坛里一位网友的一段话,你如何看待这种汉语中夹带英语的现象,请简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超过40字)(4分)我们在一些报刊文章或其它媒体上有时会看到一些外语文字,例如 WTO( 世界贸易组织),GDP(国内生产总值),CEO(首席执行官),ATM机(自动

    19、柜员机) UFO(不明飞行物)等。实际上为了让大众都能够理解,我们完全可以用汉字来代替这些外文字母,何必要使用外语呢?有人这样做可能是因为用外语来表述这些词语的含义比用汉语来得更简便,但是对于不懂外语及相关专业的人来说,这反倒给他们增加了理解上的困难。医院里医生有时让病人做“B超”或“CT”。“B超”是一种超声波医学检查手段。而“CT”也是一种医学检查手段。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CT被解释为“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是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当然比起用十多个汉字来表述其含义,用几个英文字母显得更简便些,但稍欠医学知识的人就搞不懂什么是CT。18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了一幅悼念鲁迅先生的

    20、对联,该联既突出了消息来得意外,又强调了损失的巨大,请根据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试对出空缺部分。(4分)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 下联: ,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奥斯维辛的风高洪波2004年的10月,我独走欧洲,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抵达华沙的当天夜里,我就向东道主提出一个要求:明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能否到奥斯维辛一看?说这话时,我不知道奥斯维辛距华沙有多远,更不晓得东道主的具体安排。波兰作协主席马列克沉吟着,翻译胡佩芳大姐也没接话茬儿。几天时间匆匆过去,华沙的秋天留给我极美的印象,在一位演员的庄园里举行的诗人聚会让我领

    21、悟到老欧洲的独特魅力,而“华沙之秋”诗歌节在肖邦公园举行,诗意便愈加浓了几分。可我仍惦记着300公里以外的奥斯维辛。10月18日中午12时30分,我终于踏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一天早晨秋雨绵绵,出门还带了伞,及至抵达奥斯维辛,却陡然狂风大作。胡佩芳大姐说,奥斯维辛是个奇怪的地方,参观者常碰到疾风多雨的天气。她并没有陪我到奥斯维辛,她说她受不了心灵的折磨!这是一次奇怪而又匆忙的参观。毒气室、焚尸炉、铁丝网、岗楼、绞刑架,还有一个小院子里压成方块状的7000多公斤的头发在27楼展览馆,我见到里面展出的一幅大照片:犹太妇女和儿童在德军枪口下高举双手,一个小男孩的目光中满是天真和无奈。这一幕极其令人震

    22、骇!在焚尸炉前,我和一群中学生共同走过,孩子们默默无语,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我的心底却陡然出现几句诗:此刻,我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海绵,迅速汲满了历史的汁液。我的指尖也开始流泪,为人类在那一个年代的无助与悲伤。天上有巨大的云朵掠过,秋风卷起落叶,风中有一种嚎叫和呻吟。在奥斯维辛,这人类为了消灭人类而手造的地狱里,我感到寒意袭人,是噩梦又是现实。真的可能是因为奥斯维辛长眠着100多万遇难者的冤魂,才形成了死一般的压抑、魔一般的恐怖,以及变幻无常的气候。风仍在高天咆哮,吹动我的头发,吹动我的衣衫,我不知道这愤怒的风起于何处又生于何时,只感到脚下的土地也在风中战栗,铁丝网和绞刑架在风中摇晃,集

    23、中营的游人们,想必心底的风暴更远胜于自然界的狂风罢!事后,我在自己的日记中记下这样一行文字:“欧洲,一个美丽的深秋的中午,在大群中学生的簇拥下,我走在奥斯维辛的土地上,快步疾走,有一种逃亡的感觉。”当天我见到一位叫何敢的中国女留学生,她说曾经陪同一个代表团参观过奥斯维辛,然后连续难受了两个多月,以后再也不愿意去。由何敢联想到在波兰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胡佩芳大姐,她们对奥斯维辛的拒绝,是出于本能的对自己的保护。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地狱的别称,正像美国副总统切尼在2004年1月27日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论坛上说的:“在欧洲的死亡集中营里,有人犯下了人类所不能想象的最严重的罪行。我们必须向下一代

    24、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在这里感谢那些将我们从暴政下解救出来的解放者,同时我们必须有勇气阻止那些邪恶卷土重来。”心同此心,人同此理。问题是奥斯威辛现象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譬如那些被虐待至死的伊拉克战俘 奥斯维辛是个小镇,建镇在800年前,二战前被称为波兰的“犹太人城”,因为当时的1.23万人口中有7000名犹太人。现在小镇有些不堪历史重负,因为人们无法想象小镇如何在一个巨大的公墓旁生存。这当然仅只是游客的见解,事实上正是由于奥斯维辛的存在,人类的良知才凛然长存。19. 文章开头三段写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的有关情况,有哪些作用?(4分)20. “我的心底”陡然出现的几句诗表现了作者

    25、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21.作者说“正是由于奥斯维辛的存在,人类的良知才凛然长存”,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22.文中奥斯维辛的风有什么特点?都有哪些含义?(分)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求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同寻常的人。请以“为他人开一朵花”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1.C(A项“同”应读tn

    26、g,“美”应读“mi”;B项“庸”应读yng,“当”应读dng;D项“说”应读shu,“发”应读f)2B (A项扭-忸,笼-龙;C项炼-练,倒-蹈;D项蛾-娥,卢-芦)3.A(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兴趣,喜好的情绪。自负:自以为了不起,在这里主要指自信;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引证:引用事实或言论、著作做根据;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4B(A项不合语境,“春意阑珊”是春天就要过去了的意思;C项感情色彩不对。处心积虑:多指在事情上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多用作贬义。D项应把“束之高阁”改为“置之不理”。束之高阁:侧重指不运用、不采用、不使用等;置之不理:侧重在不理睬

    27、、不处理。)5D(A项语序不当,应把“不断”调到“提出”前;B项重复,“截至”就是“截止到”的意思;C项照应不当)6.D(现在的繁体字本论语不是战国时的“古文”,而是楷书)7.C(不能拆开单独一一解释)8.A(不包括“古代文字”)9B(谢罪)10D(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A项前一个“之”是音节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代事。B项前一个“以”,连词,表目的;后一“以”,介词,按照。C项前一“者”字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后一“者”字放在前一分句末,表原因)11D(两句分别表现荆轲接近秦王的策略和应变能力)12.B(A项“太子丹认为等他朋友来到就太晚了”不准确;C项“千斤之资币物”不是“

    28、一千斤金子”的意思;D项“负剑”不是“扔给秦王一把剑”的意思)13(1) 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2)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3) 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14. (1) 第一句从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第二句从听觉出发,写出狂风呼啸声和雄壮的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场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悲壮。(2) 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决心保卫边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以及投笔从戎,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壮志豪情。15.(1)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2) 士皆瞋目

    29、 发尽上指冠(3) 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4) 其恕乎 勿施于人16臭:人自大多了一点,就会臭名远扬。忌:心里只有自己的人,能不为人所忌恨么?劣: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信:说的言论要与人格共存才能的到别人的信任。17示例一:从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来说,应当尽量规范或减少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示例二:在汉字中夹字母,表达比较简约、方便,也反映了当今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表达有自己的观点,合情合理即可)18. 上联:中国何人领呐喊下联:先生已经作古19. 自然地引出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内容;表现心情的热切;以美丽的城市、“欧洲的独特魅力”、美好

    30、的诗意反衬在这块土地上纳粹曾经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马列克沉吟、胡大姐不说话为下文“拒绝”埋下伏笔。(每点1分)20. “心底”陡然出现的诗句表现“我”目睹悲惨历史的巨大震撼和为人类的无助与悲伤而无比的痛心。(“震撼”与“痛心”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21.奥斯威辛的存在使人们正视历史上的人类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刺痛良知并使人们警惕那些邪恶卷土重来。(4分,两个要点,每个2分)22.(1)奥斯威辛的风常常是“陡然”来到;寒气袭人;具有“愤怒”、“狂暴”的气势;发出“嚎叫”、“呻吟”的声音。(2)奥斯威辛的风是自然界的狂风;百万冤魂形成的死一般的压抑、恐怖的氛围;人们心底的风暴。(每小题3分。第一小题四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答对3点即得3分;第二小题3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苍山县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690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