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训练 选修《史记》选读课时11屈原列传.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同步训练 选修史记选读课时11屈原列传 山西省 运城市 夏县 中学 语文 苏教版 同步 训练 选修 选读 课时 11 屈原 列传
- 资源描述:
-
1、(时间:4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B离骚者,犹离忧也 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D厚币委质事楚解析A“濯”同“浊”;B“离”同“罹”;D“质”同“贽”。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正之不容也 容:容纳、接受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模仿、效法C人穷则反本 穷:贫穷、贫困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抢夺、夺取解析A应为“被容纳,被接受”;C应为“处境艰难”;D应为“改变,更改”。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C项均为语气词。A分别为语气词/助词;B分别为虽
2、然/即使;D分别为结交/和。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C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解析A指“脸色,面容”;B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C指“谎言”。答案D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夫天者,人之始也 解析D项是判断句,ABC均为被动句。答案D6下列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高度赞扬屈原处于逆境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的爱国精神。B作者把楚国的灭亡归结为“不知人之祸
3、”,有其认识的片面性。C作者认为“所谓忠者不忠”,暗含对屈原不能彻底倾尽忠心的批评。D文章尾段借屈原之口,赞扬其保持高洁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解析此处实际上是说国君用人不当,他们认为的忠臣其实并不忠,此处并非指屈原。答案C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在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
4、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B犹离忧也 离:同“罹”,遭遇 C其文约,其辞微 微:简约 D然泥而不滓者也 滓:渣滓 解析A应为“明”;C应为“含蓄,精深”;D应为“污浊”。答案B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和“以”的意
5、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以事其君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以刺世事以浮游尘埃之外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解析“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意义不同。指代他的;文章的;表目的的连词;从而,表结果的连词。答案D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因为当时朝廷心术不正的人危害公平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深思,写下了离骚。B屈原在楚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表现自己追慕古贤,志洁行廉。C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这些都表现在离骚中,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思想基础。D屈原正
6、道直行却遭小人离间,处境困危,怨恨遂生,这是屈原写离骚的内在原因。解析称道先贤目的是讽刺楚国当时政局缺少明主。答案B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4分)译文:_(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分)译文:_(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3分)译文:_答案(1)人在处境困难的时候,总是追念着上天和父母,所以人在劳苦疲惫的时候,没有不呼喊天的;在病痛悲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爹唤娘的。(2)他讲的事虽细小,但意义却很大,列举的事物虽然是眼前常见的,可是所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3)探究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
7、月争光也可以。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