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保定市 曲阳县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密 封 线 九年级 语文试卷第 一 部 分 ( 15题 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逞能(chn) 高傲(o) 阔绰(chu) 郑重其事(zhng)B. 撩逗(lio) 簇新(c) 烟囱(chng) 锲而不舍(q)C. 怂恿(sng) 蠢笨(chn ) 间或(jin) 强聒不舍(gu)D. 冠冕(gun) 呻吟(yn) 筵席(yn) 嘎然而止(ji)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1)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2)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
2、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做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_,_。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革命胜利而前仆后继地奋斗着。B.登上庐山五老峰,极目远眺,赣鄱大地雄伟壮阔,富丽堂皇。 C.听到老师三言两语的指点,我顿开茅塞,明白了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所在。D.当今社会有不少附庸风雅之辈唯恐他人看低自己品位,喜欢买些所谓“墨宝”装点门面。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B
3、.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C.有无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很多现代作家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D.从无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优秀成绩,最好每天都进行训练。5.综合性学习。(共7分)祖国母亲72周年生日来临之际,你校组织“礼赞72周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加。(1)【我来留言】 在学校举行的“红心向党,奋进72周年”演讲比赛上,你班小海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请你在班级微信群中为他留言。(2分)(2)【我来解说】 学校组织全体同学到市博物馆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文物展”,好朋友小海对下面
4、这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币的正面图像设计创意不太了解,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补充解说。(3分)中间的“40”和“19491989”表明 ,同上面呈弧形排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相呼应;数字“4”中的五星是国旗的标志,象征着 ;“和平鸽”寄寓着 ;一段五线谱是 国歌前奏两小节乐谱,代表中国人民的心声。(3)【我来采访】 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学校师生采取合唱、快闪等一系列形式,同唱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打call”。大家用最美的歌声,来表达对祖国的衷心祝福,向祖国母亲72华诞献礼。(2分)你作为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准备采访组织策划活动的校团委刘书记和参与演唱的小海同学,请你分别拟写一
5、个采访问题。采访刘书记: 采访小海: 第 二 部 分 (623题 4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共6分)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6.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写出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
6、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D.“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既道出了命运的不公,也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7.词的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共13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
7、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九年级语文第3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第4页(共8页)【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注】下人;在别人之下。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
8、小简陋。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烨然若神人 虽然,受地于先王B. 足肤皲裂而不知 学而时习之C. 时人莫之知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 则天甚异之 渔人甚异之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后将句子抄写在答题卡上,限断两处。(2分)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12.阅读上面两个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9、。(2分)(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在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_。(2)【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张嘉贞_的特点。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共10分)你好,李焕英为什么火了?截至昨晚,2021春节档期内总票房已破70亿元,成绩喜人。而贾玲自导自演的你好,李焕英的票房也已经超22亿。凭借此片,贾玲也打破前人的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我们当然应该祝贺贾玲,但我们也更想问一句,获得成功的,为何偏偏是贾玲?要知
10、道,在这个春节档之前,贾玲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一位在舞台上颇受观众欢迎的喜剧演员,和导演、电影都相距甚远。答案,或许就在影院内观众泪光闪动的表情里。在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结尾,导演贾玲制造了一个大反转,一下把影片的煽情指数拉到最满。当真正的李焕英,也就是贾玲母亲的照片出现在大荧幕上,许多人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彻底泪崩。作为一位新人导演,贾玲在艺术技巧上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整部电影也没有摆脱“头喜尾悲”的小品模式,但是,以情动人,贾玲确实做到了。有人说,这是因为电影讲述母女之情的主题比较讨巧。其实不然,这种情感的珍贵和动人,人人都懂,但并不是每一部类似题材的电影都能得到观众的肯定。说到底,光有情感还
11、不够,情感能不能表达得真挚和诚恳,才是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关键。贾玲在自己的处女作中投入的不仅是情,更是真情。这份真,不只是贾玲在表演上的投入,更是她对待电影、对待创作的态度。在观影过程中,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贾玲念出的不是台词,而是她对逝去母亲的思念、对过去岁月的怀恋。事实证明,在艺术创作中,认真、纯真、本真的态度是根本。贾玲或许还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顶尖导演,但她在作品中投入的感情,不输给任何一位大导演。这,正是万千观众会被她的作品打动,愿意掏钱买票的真正原因。这几天,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贴出自家“李焕英”的老照片,足以显示出本片和公众在情感上的共频。眼下,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中不缺资金,不缺技
12、术,也不缺人才。但许多花费了高成本、请来豪华阵容的电影,却没有取得你好,李焕英所得到的好成绩。归根结底,光有炫目的画面、靓丽的演员,是无法让今天的中国观众买账的。一部作品的创作态度无法被掩饰,观众们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九年级语文第5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第6页(共8页)值得一提的是,在春节档电影中,你好,李焕英本是相对低调的一部。春节假期临近结束,本片反倒实现了“逆袭”,甚至有可能反超。这说明电影口碑的重要性,也是在提醒所有电影创作者,在营销、宣传之外,认认真真的创作依然是立身之本。我们愿意为贾玲的漂亮成绩单喝彩,也希望她和更多电影创作者一起,为观众奉献更多诚心诚意,能让人看到“真心”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