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九上语文名师教案:21 创造宣言.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秋九上语文名师教案:21 创造宣言 2022 年秋九上 语文 名师 教案 21 创造 宣言
- 资源描述:
-
1、21 创造宣言【教学目标】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批驳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2.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归纳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明确材料和观点的关系。3.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语言特点。4.归纳概括“宣言”文体的基本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批驳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2.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学习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明确材料和观点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勾连历史,导入新课师: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你知道有哪些著名的“宣言”吗?(学生自由发言)预设:例如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等。追问:大家知道“宣言”是什么
2、意思吗?(学生查字典后,自由发言)预设:宣言,一是指(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二是指宣告、声明。追问:根据“宣言”的义项,大家猜猜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的主要内容会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吧!【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自然切入,便于学生自主生成本文的学习聚焦点,即抓住“宣言”来学习。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1.理清思路,完成填空课件出示:第一部分(第1段):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第二部分(第24段):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
3、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第三部分(第511段):批驳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第四部分(第1216段):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2.比照思路,明晰观点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批驳的观点又有哪些呢?请完成下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小结)预设:课件出示:作者的观点我们要创造批驳的观点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自己太无能不能创造陷入绝境不能创造【设计意图】以提示性填空练习为手段,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抓手,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思路。三、探
4、究归纳,辩证深思1.精读探究(1)阅读第3、4段以及第13段,探究作者在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没有创造力的可悲”这两个分论点时所采取的方法。预设:第3、4段主要运用了喻证法,将教育比作雕像,将教育方法比作雕刻的刀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育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第13段主要运用了喻证法,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用“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出没有创造力的老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2)阅读第511段,探究作者批驳错误观点时所采取的方法。预设: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主要
5、运用了举例论证。在这一部分,作者旁征博引,运用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来驳斥对方、证明自己,既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又让文章气势磅礴。资料助读:举例论证课件出示: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2.扩写深思请同学们任选作者批驳段落的一个论据,根据示例将其扩写成一段话。要求:扩写内容能支持作者观点,重点扩写作者所举反例中能驳斥观点谬误的相应细节或事实。课件出示: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形状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粗糙之极;颜色深浅不一,丑陋无比,可是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经过他们的雕刻,叮叮咣咣
6、,丑陋变神奇,平凡变不朽,谁说平凡不能创造?学生仿照示例扩写,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预设:6岁的莫扎特(也译作“莫扎尔特”),小小年纪,周游欧洲,用天赋、汗水创造了轰动世界的经典名曲第一交响曲。小小年纪,如此创造,谁能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呢?3.探究思辨作者驳论的五个错误观点,哪一段中作者所列举的反例缺乏严密性?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预设:首先,第9段中作者列举不识字的慧能来驳斥“我太无能,不能创造”的观点,但是“不识字”不能说明无能,在逻辑上缺乏严密性。其次,该段中作者用“蚕吃桑叶,尚能吐丝”类比人吃白米饭不能一无贡献,这个类比缺乏严密性。蚕吐丝是动物本能,不是创造。用动物本能
7、与人类创造类比,显然缺乏严密性。【设计意图】此板块教学,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感悟驳论的基本方法,明确观点与材料之间是必然的关系。既有比较归纳,即思辨的思维训练,也有语言实践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思维能力。第2课时【课时目标】1.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语言特点。2.归纳概括“宣言”文体的基本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品读“宣言”,体悟“激情”1.品读,发现语言魅力本文题为创造宣言,旨在宣传号召人们去创造。那么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最具号召力?(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预设:(1)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如: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