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5.2大学之道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高中语文 单元 5.2 大学 课时 作业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大学之道一、夯实双基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B.C.D.【解析】两个“道”都当“规律”讲。A.处事合宜,得到;B.以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在后面;C.动词,治理,形容词,治理好,太平。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B.C.D.【解析】A项,是连词,表顺承,译为“就”;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B项,是兼词,于是,于此;是助词,放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C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是助词,相当于“的”;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大学”的宗旨在
2、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解析】D项于文无据。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B格物:郑玄释曰:“格,来也;物,犹事也。”(礼记注)基本的意义是和事物加以接触,认识事物。C庶人:
3、周代国人中的下层,大部分庶人居于郊外,耕种天子分给的土地,享有贵族给予的政治军事权利。D天子:天之嫡长子,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解析】应该是: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耕种贵族分给的土地。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车免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
4、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5、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摘编自史记孔子世家)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B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
6、辟/行中正D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解析】古时,多为单音词,所以“秦国”中间必须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处虽辟”照应前面的“处辟”,其意思是所处的地方虽然偏僻。其结构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D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B司空:古代官职“三公”之一,与司徒、司马并称,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百姓教化等职责。C乘: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如“乘舆”“千乘之国”;古代也称四为乘,如“乘矢”。D乐: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还
7、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类自我完善的作用。【解析】历史上,司空负责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等事务,不负责百姓教化。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成年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也曾担任过管理牧场和牲畜繁殖的小吏。B孔子周游列国屡处困境,不得其用。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C孔子学习、推行周礼不辞辛劳,孜孜以求。他主动请求鲁昭公让他到周去学礼,据说见到了老子并收到他的赠言。D孔子欣赏音乐,一心一意,全神贯注。他和齐国太师探讨音乐,听到韶乐后三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被齐人称道。【解析】根据原文,主动请求鲁
8、昭公去周学礼的是鲁国人南宫敬叔,而非孔子。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译文:_用这种办法来治理国家,即使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关键字:“取”“王”“霸”)_(2)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译文: 孔子到齐国去,当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关键字:“适”“为”“通”)9孔子认为秦国能称霸天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 志向很大;施政恰当;善于用人。【参考译文】孔子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诞生。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孔丘出生后不久
9、叔梁纥就去世了,埋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等各种祭器,学作祭祀时的礼仪动作。孔子的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大概是孔子出于谨慎的做法。陬邑人鞔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的灵柩送往防山合葬。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等到长大之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养的牲畜肥壮繁多。因此他又做了司空。没过多久,他离开了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于是又返回了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
10、,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鲁国后来很好地对待他,所以他就返回了鲁国。鲁国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与孔子一起到周去。”鲁昭公就给了他一辆车子、两匹马,一名童仆,随他出发,到周去学礼,据说见到了老子。告辞时,老子送他们时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是用良言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只能窃用品德高尚之人的名号,用良言为您送行,说: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博学善辩、才能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喜欢揭发别人的罪恶。做子女的不要总是想到自己,做臣子的不要总是突出自己。”孔子从周王室回到鲁国之后,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鲁昭公二十年,这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