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 文学常识 默写)专题32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语言文字运用 文学常识 默写专题32 WORD版含答案 2022 年高 语文 基础 题型 精选 精练 语言文字 运用 文学 常识 默写 专题 32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32(名篇名句默写+古代文化常识+古诗鉴赏) 【教师版在前,学生版在后】一、 补写出下列两组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是王安石借盘庚迁都这一典故对自己行事准则的表达,也可把它看作历史上改革家果决精神的高度概括。(2)扬州慢的词前小序中写道:“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词中对应的句子是:“_,_”。(3)枫至秋而叶红,其色如醉,令文人墨客情思翩翩,因而成为古代诗词曲中常见意象。请举出两个借“枫”传情达意的句子:“_”“_”。【答案】(1)度义而后动 (2)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渐黄昏 (4)清角吹寒 (5)示例:晓来
2、谁染霜林醉 (6)停车坐爱枫林晚青枫浦上不胜愁(1)人生难免有起伏得失,苏轼在赤壁赋末尾写到“_,_”,这两句宽慰客人应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也给予了我们人生启迪。(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化用论语微子里楚狂接舆的歌辞,用以表达诗人对过去的觉醒,对未来尚可补救的坚持的两句是:“_,_”。(3)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载人远行,而且负载情感。“舟”在古诗中成为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意象,如杜甫的“_,_”。【答案】(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悟已往之不谏 (4)知来者之可追 (5)亲朋无一字 (6)老病有孤舟(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扁
3、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二、完成下边两道古代文化常识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答案】D【解析】屯田有军屯和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劝进”指旧
4、时部属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南宋政权。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答案】B【解析】“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是为保卫自身安全。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溪上谣林希逸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每应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人生何必学瞿仙
5、,我行自乐如散圣。无人独赋溪山谣,山能远和溪能听。【注】林希逸,是南宋有名的山水画家。养丹,道士静候金丹炼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写作本诗时能把诗情和画意结合起来,在选景和构图上有独到之处。B.诗人行吟溪山,认为自己沉浸在美丽山水之中,获得了心灵的满足,乐在其中,不必求仙求圣。C.诗人在畅游山水时无人陪伴,但他并不孤独,因为有远山静静地相对而坐,又有潺潺流水相随。D.诗人采用歌谣体式,随意而吟,自然闲散,如行云流水,这与诗人抒写闲逸恬静之情是很合拍的。16.宋诗鉴赏辞典评价这首诗“创造静的意境颇得王维鸟鸣山更幽之妙。”诗人是如何创造
6、这一意境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 C 16. 颔联赏析:“娉娉”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扶风垂柳的柔媚之态,情趣盎然。“娉娉”“点点”巧用叠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形式优美。结构作用:照应首句“春半”,为下文的“蓑”“半湿”做铺垫。【解析】15.C C项,“有远山静静地相对而坐”是错误理解了诗意。诗的第一句就写到“溪上行吟山里应”,意思是说山与诗人的歌谣相应和,而不是“静静地相对而坐”。16.以动衬静。通过山的回音、溪流的水声、山鸟的叫声,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寂静。正面描写(或比喻写静)。通过直接描写野鸡孵卵、睡鸭栖芦的静态,勾画出一幅恬静的溪山图。(或为了创造静的意境,诗中选取“溪上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779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