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 新人教版 (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 新人教版 2 2022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达标 测试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垂髫(tio)悄怆(qio)叹惋阡陌交通B翕忽(x) 幽邃(shu) 清洌 豁然开朗C衣褶(zh) 箬篷(nu) 椎髻 蒙洛摇缀D雎鸠(j) 溯游(shu) 寤寐 蒹葭凄凄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B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为仆役)D左右流之(求取)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同“_”,意为_。(2)左手倚一衡木“_”同“_”,意为_
2、。(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_”同“_”,意为_。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为字共三十有四D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寻病终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
3、辙、王安石、曾巩。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运用议论抒情来发表观点,偶有记叙描写,可用于记人、记事、记物。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7默写填空。(7分)(1)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蒹葭)(2)关关雎鸠,_。窈窕淑女,_。(关雎)(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是:_。(写出一句即可)(4)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给人的感受的句子是:_,_。8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4分)(1)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收录了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_)的家信。(1分
4、)(2)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_的欧也妮葛朗台、_的约翰克利斯朵夫、_的艺术哲学等,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3分)9综合性学习。(7分)校学生会举行“知传统传文明”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3分)通知各位同学:近年来,抛弃传统、追捧洋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校学生会决定在八年级开展“知传统传文明”专体活动,以期达到催人奋进,促人猛醒,引人深思的目的,用文化自信荡涤不良之风。请大家于1月3号下午3点准时参加。校学生会2020年1月2日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5、_”。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_。通知在内容上有一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2)下面是传统知识竞答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2分)古代君子有“六艺”,分别是:礼、乐、射、_、书、_。“豆蔻”和“花甲”分别指_岁和_岁。(3)下列诗句分别对应一个传统节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A元宵 中秋B春节 重阳C春节 中秋D元宵 重阳二、阅读探究(3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
6、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0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11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根据这首诗分析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与子俨等疏(节选)东晋陶渊明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
7、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注释】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大分:指寿命。役:被迫从事。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至心:至诚之心。12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_(2)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_1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1分)汝 辈 稚 小 家 贫 每 役 柴 水 之 劳 何 时 可 免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8、2分)A“亲旧不遗”,是说亲戚不弃,旧友不离。B“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C“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D“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15文章举鲍叔、管仲等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2分)16结合本文和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写出你对陶渊明的认识。(2分)(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甲】唐永泰中,樵者蓝超遇白鹿,逐之,渡水,入石门,始极窄,忽豁然,有鸡、犬、人家。主翁谓之曰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超云:“欲与亲旧诀,乃来。”遂与榴花一枝而出,恍若梦中,既而寻之,不知所在。 (选自闽
9、中实录榴花洞)【乙】南阳刘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注释】囷: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1)不知所在_(2)异之_(3)穴才容人_18用“/”给【甲】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1分)
10、主 翁 谓 之 曰 吾 避 秦 人 也 留 卿 可 乎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入石门,始极窄,忽豁然,有鸡、犬、人家。(2)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20你认为以下两则材料,哪一则更适合续接在【乙】文之后?请简述理由。(2分)材料一:一人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得桃源,竟屠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其人见繁荣尽失,惟有死寂,大骇,寻病终。材料二:樵者见桃花灼灼,异于世间,欲留,但念亲旧,遂折桃枝。出穴,得其船,反武陵。渔人植之于野,抽枝发芽,今已十里桃花矣。(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
11、,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注释】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入营溪。 欹嵌盘屈:(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 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置州:设置州郡。2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1分)在 人 间 可 为 都 邑 之 胜 境 静 者 之 林 亭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
12、思。(2分)佳木异竹,垂阴相荫。23面对美景,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3分)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马菁菁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的总称。写在前面即右侧的文字称“题”,写在后面即左侧的文字称“跋”。这是由卷轴的形式特点决定,符合中国古代从右到左、从上至下的观赏习惯的。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鉴于字画中的题跋更常见、更典型,因此以字画为例解说题跋更合适些。魏晋南北朝是题跋的萌芽期,那时,绘画是一种职业,画师无须读书认字,主要任务就是在寺庙里画壁画,或者去宫廷画皇帝、妃子的肖像,当然不会在画上署名。只有极少数的王公贵族才会在作品上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 3 9 夜色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2).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