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质量评价13(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版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质量评价1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 新教材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质量 评价 13 解析 新人
- 资源描述:
-
1、专题质量评价(十三)(建议用时:60分钟)一、对点练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材料:坚持进取借力不到长城非好汉他山之石可攻玉咬定青山不放松登高而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借力打力绝不气馁定点打铁答案: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登高而招,借力打力,他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2仿照横线前句子的形式,另写两个句子,使之与横线前的句子构成排比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春蚕到死丝方尽
2、”的敬业精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善态度,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3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梦想之于人生,正如星光之于黑夜,即使一点,也会驱走黯淡;梦想之于人生,正如色彩之于白纸,即使一抹,也会带来绚烂。答案:梦想之于人生,正如清风之于炎夏,即使一缕,也会驱走烦躁;梦想之于人生,正如甘泉之于沙漠,即使一汪,也会带来生机。4根据以下定义和示例,另选话题,仿写两个句子。定义:反证法,为了证明原命题成立,首先假设其不成立(否定原命题),然后推理出明显矛盾或错误的结果,原命题
3、从而得证。示例: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一定要重视生态平衡。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答案:示例一:我们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擅闯红灯,就会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示例二:我们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如果狼吞虎咽,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5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前面画波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读书是精神的旅行,可以放大心灵的半径。因为读书,我们触摸到人性的复杂与迷乱;因为读书,我们感受到灵魂的崇高与智慧;因为读书,我们发现了历史的真实与遮蔽;因为读书,我们化解了生命的苦痛与忧伤。走出平面的生活而趋
4、向立体的生活,有了自己的超维空间,对世界更有一分悲悯和包容,有一个更大的自我,活得更为通透与明白。6认真分析下面三个句子,然后把它们改成一个长单句。要求:改写后的句子意思要完整,要点不能遗漏;词语可以调换;句子要通顺。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的事实。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答案: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样一个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还可能一度是沙漠。7阅读下面的句子,请你用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解释“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
5、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答案: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全球大气组成,经过人类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种改变导致了气候改变,人类称之为“气候变化”。8将下面的散句改为整句。在马克思的故居,我们看到了马克思著作的各种版本,我们对马克思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十分敬佩,他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令我们十分景仰。答案:来到马克思的故居,看到马克思著作的各种版本,我们十分敬佩他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十分景仰他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9请以“历史的记载”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更换、增删字词,不能改变原意。诗歌的吟唱比历史的记载更
6、接近于真理,因为诗歌的内容是表现人类普遍的情绪和意义,历史的内容是记述个别的事实。答案:示例一:历史的记载不如诗歌的吟唱更接近真理,因为历史只是记述个别的事实,而诗歌是表现人类普遍的情绪和意义。示例二:历史的记载只是记述个别的事实,因而不如能够表现人类普遍的情绪和意义的诗歌的吟唱更接近真理。二、综合练(一)(2020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
7、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10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喜闻乐见B. 老少皆宜C炉火纯青D. 不一而足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
8、用成语的能力。A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符合语境。B项,老少皆宜:指老人和儿童都适宜,喻指适用的范围非常广。符合语境。C项,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此处前面由“不断”修饰,而“完美”境界应该只有一个,因此该词不符合语境。D项,不一而足: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符合语境。1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B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C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国际风筝节D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