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周亚夫军细柳配套教案(部编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5 周亚夫军细柳 配套 教案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25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2.自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并梳理故事情节。3.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4.把握文章写人叙事的技巧。【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2.自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梳理故事情节。【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从题目上看有哪些信息?(生:题目中有人物、地点、事件。)也就是说,题目的意思是周亚夫驻军细柳营。军队驻守,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却被载入史册,名垂千古,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
2、文,了解原因。在学习正文之前,同学们先自由阅读课文,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并做简单的整理和归纳。【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最初印象,进而提高学习本文的兴趣。提示学生重点积累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课件出示:周亚夫(?前143),西汉名将,绛侯周勃之子,封条侯,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领兵,刚正不阿著称。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一个多月便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文帝,即刘恒(前202前157),西汉第五位皇帝。他励精图治,兴修水利,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发展经济,巩固中央集权,开启了“文景之治”。司马迁(约前145?),字子
3、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早年游遍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板书: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积累文言词汇(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朗读指导,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大意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范读,学生听后自由朗读。3.找出文
4、中写慰问细柳营的内容。试试分角色朗读提示: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语气,注意圈点标画难点障碍。这一环节,可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小组讨论解决处理,教师点评。4.结合预习成果,分小组合作讨论,理解词语,疏通文意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出现疑难,小组内讨论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其他小组帮助解决。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2)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一词多义:上自劳军(名词,军队)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军霸上(动词,驻军)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派;名词,使者)使人称谢(动词
5、,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互帮互助,获得双赢。其中,对重点字词的积累是学习的重点之一。通过检查预习成果了解学生疏通的情况,扫除疑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意。三、再读课文,情节梳理1.自由朗读课文,简要概括每段内容预设 第1段交代事件背景:匈奴大举攻入边境,周亚夫等将军奉命备战。第2段写汉文帝劳军的情况,集中表现周亚夫的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第3段写劳军结束后汉文帝和群臣的反应:“群臣皆惊”,文帝发出由衷的赞叹。2.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汉文帝在霸上、棘门营和细柳营劳军的经过。汉文帝分别给予了什么样的评价?(可用原文语句回答)预设 在霸上、棘门营
6、的劳军经过: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汉文帝评价: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在细柳营的劳军经过: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介胄之士不拜。汉文帝评价:嗟呼,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通过文帝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军队后发出的由衷感叹,明确故事是在鲜明的对比中呈现的。本环节的设计旨在为下一课时探究“真将军”做铺垫。第2课时【课时目标】1.紧扣“真将军”,学习周亚夫的精神品格。2.学习本文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写出
7、了怎样的细柳军?怎样的周亚夫?预设 (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细柳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3)“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刚正不阿,忠于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2.文章在塑造周亚夫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预设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特别是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师补充:汉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