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 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案导学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仲弓问仁时,孔子所作的回答。其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遭受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孔子又将这八个字概括为一个字“恕”,它在根本点上是跟“仁”相同的,所以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伦理的消极原则(即否定性的原则),因为它似乎只是强调人“不要”做什么。其实,它暗含着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己所欲,施于人。孔子明确地把这种意思表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得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在孔子那个时代,这
2、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君;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父;自己对弟弟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兄;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对待朋友。放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原则可以浅显地理解为:自己期望幸福,所以使别人幸福;自己期望顺利,所以使别人顺利;自己期望得到尊敬,所以尊敬别人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事”“举”以及词类活用现象,能翻译课文。2理解孔子思想人格的核心“仁”的内涵,并思考“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1字音字形雍(yn)皋陶(Go yo)譬(p)弘毅(hn) 枉(wn)2通假举要举直错诸枉:“错”通“措”,安置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乡”通“向”,先前知者利
3、仁:“知”通“智”,精明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天下归仁焉:称许,赞许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迅速,敏捷。引申为“聪明、机智”使民如承大祭:承担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施惠,救助尧舜其犹病诸:担忧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2)一词多义归事举(3)词类活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前“直”,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正直的人。后“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得正直。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邪恶的人不仁者远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站得住;“达”,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达不可以长处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安乐的生活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安、利: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安于
4、、利于尧舜其犹病诸:名词活用为动词,担忧(4)古今异义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古义:贫困。今义:大约。4特殊句式(1)判断句克己复礼为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主谓倒装句富哉言乎!(3)宾语前置句何谓也?何如?可谓仁乎?(4)介宾短语后置句舜有天下,选于众(5)被动句不仁者远矣。5成语积累(1)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克,克制。(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欲,希望。施,施加。(3)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4)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6名言名句(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097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