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6届高三新课标卷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专题2 课案4 文言文翻译和断句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与练 导与练2016届高三新课标卷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专题2 课案4文言文翻译和断句 WORD版含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案4文言文翻译和断句【题组练一】1.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1)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译文: (2)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
2、若此。译文: 答案:(1)甘愿接受任何处罚,但请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刑戮是甘,以“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2)众人有争论曲直的,将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有的走到半路(放弃争执)回来,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感到惭愧)回来。他用品德感化人到了这个地步。(争讼,争论;质,对证;涂,通“途”。)参考译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青年时曾在陈实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著称乡里。乡里有个盗牛的人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甘愿接受任何处罚,但请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心怀羞耻,必然
3、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众人有争论曲直的,将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有的走到半路(放弃争执)回来,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感到惭愧)回来。他用品德感化人到了这个地步。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
4、之优劣。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 答案:现在既然已经收下他搭乘我们的船,难道可以因为危急而抛弃他吗?(“可以”古今异义,古义中是两个词,“可”,可以;“以”,介词,因为)参考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就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已经收下他搭我们的船,难道可以因为危急而抛弃他吗?”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3.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
5、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选自苏东坡文集)(1)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译文: (2)是方啮也,而遽死耶?译文: (3)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译文: 答案:(1)这老鼠被关在袋里不得逃脱呀。(见,表被动)(2)这老鼠刚才还在咬东西,却怎么这么快就死了?(方,正;遽,就)(3)翻过袋儿把老鼠倒了出来,老鼠一落地就跑掉了。即使是手脚很快的人,也拿它没办法。(出,使动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06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