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扫描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区 2019 2020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 学业 质量 监测 试题 扫描
- 资源描述:
-
1、20192020学年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B(“如果忘记传统”的“包袱”属性会造成“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传统是包袱,但不应也无法丢弃。)2(3分)A(B项,应改成“中国的很多地方还没有这些手段”;C项说法绝对化;D项中美猴王等还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英雄,是具备开发中国的超级英雄的基础的。)3(3分)A(曹操借王垕人头平怨,不符合我国“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准则,不符合超级英雄的形象设定。)4(4分)结构清晰。先指出传统的二重属性,然后论述认识这属性的困难,最后分别阐述对其属性的正确理解
2、。方法多样。采用了比喻、对比、举例论证等方法,使论证明晰有力。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增加了说服力和可读性。评分建议:每点2分;要有观点,有说明;答对2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5(6分)社会基础发生变化;传统文化被改变,难起作用(影响力有限);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新文化的冲击;中国原有文化传播的观念、手段落后。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3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C(并无破镜重圆之念。)7(3分)A(采用“回顾”与“穿插”的方法。)8(4分)前者:周朴园对往昔的回忆与眷恋之地。后者:所谓的好地方,其实是鲁侍萍为周朴园流尽血和泪的伤心地。评分建议:每点
3、2分,意思对即可。9(6分)面对鲁侍萍不期而至的惊恐;谎言被击穿后的惶恐;对鲁侍萍衰老的震惊;面对昔日恋人出现目的不明的警惕。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3分)B11(3分)C(文中“传”指礼记曲礼上)12(3分)D(“要敢于抗争”错)13(1)(4分)而世俗又不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相提并论,只是认为智虑穷尽,罪恶极大,不能自脱,终于被杀而已。评分建议:每句1分,大意对即可。(2)(4分)我虽然怯懦,想苟且活下来,也大略懂得舍生就义的道理,何至于甘心陷入囚禁而受污辱呢!评分建议:每句1分,大意对即可
4、。14(3分)被世人认为罪大恶极而死,毫无意义;受刑后想为守节而死,为时已晚;事业未尽,不能死去。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3分)D(“对奢靡浪费之风的批评”错。)16(6分)运用夸张(使用数词)、互文等手法,视听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描写和烘托了西湖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杭州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与留恋。评分建议:手法各1分,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小题,6分)17(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评分建议:每空1分。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
5、小题,9分)18(3分)A (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修饰意志;矢志不移,发誓立志,决不改变,修饰志向。语境修饰的是意志。标注:标示并注明;注明:注解说明,与“坐标”搭配标注更适合。履险蹈危:经历危险;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语境更侧重攀登的危险。不负:不辜负,指做到或完成某种期望;不孚,不能使人信服。)19(3分)B(“除了还”重点突出的是“还”后面的内容,“不仅还有”表示列举,前后同样重要,因此要选“不仅”;与后文“下深海”等照应,前句应使用动宾短语句,故选B)20(3分)B四、名著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11分)21(5分)华佗;吕蒙;麦城;马忠;曹操。评分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13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