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部编二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叔叔 哪里 教案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安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3篇课文,语言优美,画面动人,3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寻找雷锋的足迹,感受他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千人糕以人物的对话展开叙述,告诉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一匹出色的马表现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1. 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默读千人糕,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匹出色的马。3. 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并说出了
2、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4. 读句子,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5. 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千人糕2一匹出色的马2语文园地二41. 认识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会选择词语说句子。2. 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能发现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3. 能根据提示,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4. 展示书写成果,能交流书写的经验和体会。5. 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6.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正确读写“叔
3、叔、足迹”等6个词语。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教学重难点1.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冒、留”这4个字。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
4、方法。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4.读第1、2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教学过程板块一 情境导入,指导写字1.创设情境,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雷锋的图片和相关文字介绍,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2)大家知道这首歌曲里唱的是谁吗?(雷锋)(3)指导“锋”字的书写。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锋”左窄右宽,右下部“丰”的三横不要写错,第二横稍短,第三横略长。学生书空。学生描一个字,写一个字。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较识记。给“锋”组词:刀锋、锋利。2.介绍背景,导入课题。(1)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雷锋。(2)教师小结: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
5、解放军战士,一生中做了无数的好事,虽然年仅22岁就牺牲了,但是,因为他走到哪里就把关爱带到哪里,所以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的足迹。(板书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3)指名读课题。【设计意图】从雷锋事迹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雷锋,并巧借课题,让学生掌握生字“锋”。充满情感的课题朗读又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板块二 初读诗歌,识记字词1.初读诗歌,完成任务。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用圆圈圈出本课的生字,再多读几遍。数一数:诗歌一共有多少节?给每一节标上序号。2.检查反馈,识记字词。(1)识记
6、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课件出示:曾(cn) 蒙(mn) 泞(nn) 荆(jn) 莹(yn) 顺(shn) 瓣(bn) 献(xin) 迈(mi) 踏(t) 棘(j) 觅(m) 需(x)指名认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小结:“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字要注意读平舌音。“瓣、献”是前鼻音,“顺”字要注意读翘舌音。齐读。交流识记方法:归类识记,“蒙、莹”都是草字头;区别形近字“莹”和“萤”;“迈、需、献”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迈开、需要、献出”。指名学生领读。(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蒙蒙 泥泞 年迈 晶莹 冒着 顺着 踏着 寻觅 需要 献出 荆棘 花瓣自由读一读。同桌互读。一人读,一
7、人听。听的一方指出对方的错误,并纠正。开火车读,齐读。(3)认读短语。课件出示: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晶莹的露珠 年迈的大娘 温暖的春风教师范读,提示:“的”字要读得轻而短。学生练读。指名读。(4)说一说,诗歌一共有多少个小节?【设计意图】本环节的重点是落实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通过由字到词,再到短语的层层检测,聚焦字词学习目标,落实重点。板块三 抓住动作,想象画面1.再读诗歌,整体感知。(1)请五名学生,每人读一节,合作朗读诗歌。思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呢?(2)引导学生画出“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等相关句子。(3)教师领读句子。2.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8、1)学习第1节。抓住“长长的小溪”,边读边想象,指导读好第1句话。(课件出示诗歌第1节第1句话)a.读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指导朗读第2句话。(课件出示诗歌第1节第2句话)a.指导读好反复句“你在哪里”,并读出疑问的语气。b.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2节。大家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请默读第2节,找一找描写雷锋叔叔的动作的词语。a.学生默读,圈画出“抱着”“冒着”。b.反馈交流。c.模拟动作“抱着”。d.冒:出示古文字“”,古今对照,上面部分表示头上戴着的帽子,下面的“目”表示人的脑袋。读句子,想画面,猜测“泥泞”的意思。a.观察词语“泥泞
9、”,思考:“泥泞”是什么意思?b.联系上下文推测:结合“蒙蒙的细雨”“泥泞路上的脚窝”,想象“泥泞路”的样子,体会当时艰苦的条件,雷锋行走的艰难。想象画面,感受雷锋的形象。a.想象动作。雷锋叔叔在泥泞的小路上还会做哪些动作?b.说一说。读句子,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件出示:沿着长长的小路,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c.小结:刚才,我们读诗句,抓住描写雷锋叔叔动作的词语,想象他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的画面,这就是“抓动作,想画面”的学习方法。3.升华情感,朗读诗歌第1、2节。雷锋叔叔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淋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裹住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