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四校淮阴中学、南师大附中、天一中学、海门高中2016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四校淮阴中学、南师大附中、天一中学、海门高中2016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 淮阴 中学 南师大 附中 一中 海门 高中 2016 届高三 联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6年南师附中、天一、淮阴、海门中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李星在专业理论方面具有很不一般的修养,无论对重大理论问题还是对一般的艺术观点,都力求认真钻研以至透彻理解,而不是那种号称 其实常常 ,最终只能用“模糊语言”写评论的评论“家”。李星的评论文章条理清晰,论断力求准确,且也不乏惊人之见;一旦灵性突发,甚至诗情如潮而涌,字里行间时有 飞溅。A.博古通今
2、 一知半解 真知灼见B.博览群书 一知半解 电光火石C.博览群书 一孔之见 电光火石D.博古通今 一孔之见 真知灼见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专家表示,财政补贴比重过大,带来了财政可否支撑的危险,未来应逐步改变目前个人与财政筹资责任失衡的局面,建立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合理分担机制。B.由于中国大量的旅游需求被释放到国外,使出境旅游年均近20%的增长速度,产生了远高于入境游的消费额。C.被爱好者捧为英剧神作的神探夏洛克,一些原著迷表示,不但电影的翻译质量不高,而且一些有双关含义和伏笔的翻译不到位,还有翻译硬伤。D.马基雅维利不关心社会的应然状态,而尝试“直面事情的真相而非其幻
3、想”,这意味着他要把握现实事物的本质,以完全实用的视角来看待政治。3. 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联:飞阁排云入 下联:垂杨夹道生B.上联:山光扑面经宵雨 下联:历尽艰难好做人C.上联:几家深树碧藏楼 下联:一壶清茶知真味D.上联:花开阴影浓 下联:花谢白玉落4.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拜望家父,致以不胜感谢之情。B.本人近日玉体违和,不能亲临您的婚宴,在此致歉。C.本店有沃尔沃新款现车,感兴趣的朋友可致电垂询。D.日前本人有一物遗留在贵府上,现烦请您原物奉还。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解说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要有统观全局的眼光
4、,否则容易导致处事失当。B.双方观点争执不下,最无辜的是争论中心的“牛”。C.人生总是存在这样的怪圈,谁先谁后没有固定标准。D.实践才能出真知,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愚溪诗序 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5、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
6、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予家是溪 家:安家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愚:我C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牢笼:涵盖D寂寥而莫我知也 寂寥:孤独7.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可以染也 / 予以愚触罪。 B予虽不合于俗 / 纪于溪石上C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 灌水之阳有溪焉 D睿而为愚者也 / 昏然而同归8翻译画线语句(8分)(1)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译句:_(2)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译句
7、:_9. 作者说愚溪“适类于予”,请概述其理由。(4分)_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晏殊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注:此词为晏殊被罢相后所作。(1)简析首句“燕鸿过后莺归去”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_(2)“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_(3)请概括全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孟子鱼我所欲也
8、)(2)扈江离与辟芷兮,_。(屈原离骚) (3)悬泉瀑布,_。(郦道元三峡) (4)_,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5)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_。(韩愈师说)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苏轼赤壁赋)(8)宁可枝头抱香死,_。(郑思肖画菊)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我向曙光顶礼,忠诚如同希腊人。我起身很早,在湖中洗澡;这是个宗教意味的运动。黎明带回来了英雄时代。在最早的黎明中,我坐着,门窗大开,一只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蚊虫在我的房中飞,它那微弱的吟声都能感动我,就像我听到了宣扬
9、美名的金属喇叭声一样。此中大有宇宙本体之感,宣告着世界的无穷精力与生生不息。黎明啊,一天之中最值得纪念的时节,是觉醒的时辰。那时候,我们的昏沉欲睡的感觉是最少的了。但是,如果我们并不是给我们自己的禀赋所唤醒,而是给什么仆人机械地用肘子推醒的;如果并不是由我们内心的新生力量和内心的要求来唤醒我们,既没有那空中的芬香,也没有回荡的天籁的音乐,而是工厂的汽笛唤醒了我们的,如果我们醒时,并没有比睡前有了更崇高的生命,那末这样的白天,即便能称之为白天,也不会有什么希望可言。感官的生活在休息了一夜之后,人的灵魂,或者就说是人的官能吧,每天都重新精力弥漫一次,而他的禀赋又可以去试探他能完成何等崇高的生活了。
10、可以纪念的一切事,我敢说,都在黎明时间的氛围中发生。诗歌与艺术,人类行为中最美丽最值得纪念的事都出发于这一个时刻。所有的诗人和英雄都像曼依,那曙光之神的儿子,在日出时他播送竖琴音乐。早晨是我醒来时内心有黎明感觉的一个时候。改良德性就是为了把昏沉的睡眠抛弃。几百万人清醒得足以从事体力劳动,但是一百万人中,只有一个人才清醒得足以有效地服役于智慧;一亿人中,才能有一个人,生活得诗意而神圣。清醒就是生活。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要是见到了他,我怎敢凝视他呢?我们必须学会再苏醒,更须学会保持清醒而不再昏睡,但不能用机械的方法,而应寄托无穷的期望于黎明,就在最沉的沉睡中,黎明也不会抛弃我们的。我没
11、有看到过更使人振奋的事实了,人类无疑是有能力来有意识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能画出某一张画,雕塑出某一个肖像,美化某几个对象,是很了不起的;但更加荣耀的事是能够塑造或画出那种氛围与媒介来,从中能使我们发现,而且能使我们正当地有所为。能影响当代的本质的,是最高的艺术。每人都应该把最崇高的和紧急时刻内他所考虑到的做到,使他的生命配得上他所想的,甚至小节上也配得上。如果我们拒绝了,或者说虚耗了我们得到的这一点微不足道的思想,神示自会清清楚楚地把如何做到这一点告诉我们的。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
12、过。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刈割的面积来,细细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低的条件中,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末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作出一个真实的报道。因为,我看,大多数人还确定不了他们的生活是属于魔鬼的,还是属于上帝的呢,然而又多少有点轻率地下了判断,认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是“归荣耀于神,并永远从
13、神那里得到喜悦”。 选自梭罗瓦尔登湖12.第一段作者热情的礼赞黎明,请概述其理由。(6分) _13.第一段最后作者说:“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要是见到了他,我怎敢凝视他呢?”作者所说“非常清醒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说“怎敢凝视他”,是什么意思?(4分) _14.第三段作者说“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根据第、第两段,作者认为的“生活的基本事实”是什么?(4分) _15.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本文的表达特色。(6分) _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校训:大学的文化符号孙邦华校训,如同现代大学一样,是近代从西方引入中国的,有研究者认为上海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为近代中
14、国最早明定校训 “光与真理”的大学,民国时期诞生的各类大学大都仿而效之,确立校训。中国大学的校训既然受西方校训的影响而产生,因而存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和属性,且不说民国时期的新教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等,要么直接借鉴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校训的内容与形式,要么思想源于圣经,更重要的是中西方大学的校训都具有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性、导向性,把校训悬于校门、礼堂等重要位置,甚至标识在校徽之中。从内容上看,中西大学校训可划分为“为学”、“为人”、“为人”与“为学”相结合等三大类。以“为学”为主旨,是指大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真理的不懈追求为办学的主要目的。对于这类大学的校训,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大
15、学有:英国剑桥大学的校训为 “此乃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这类有代表性的中国大学校训有:民国时期的新教大学齐鲁大学的校训是“尔将识真理,真理必释尔”。所谓以“为人”为主旨,是指大学主要强调对学生的塑造以道德为本,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勇敢气质和服务精神的人。这类大学校训,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大学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训是“法无德不立”,美国著名军事院校西点军校的校训是为“职责,荣誉,国家”。中国大学的这类校训以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较为普遍,如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校长唐文治于1910年确定“勤、俭、敬、信”为校训,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经确立一个字的校训“诚”,后来发展成为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后,
16、把校训相继改为“止于至善”与“诚、朴、雄、伟”。 所谓“为学”与“为人”相结合,是指大学强调求知求真与人格完善兼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相比而言,西方的大学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大多从“为学”或“为人”中一个方面确立校训,个别大学校训是“为学”与“为人”的结合型,譬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校训为 “知识,智慧,人性”,清华大学自1914年起确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近年来中国的大学在确立校训的大潮中,绝大多数校训都是“为学”与“为人”的结合型。譬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中西方大学的校训,尽管在内容上大致都可划分三种类型,但是也还是有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50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