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2022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内诗歌阅读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2022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内诗歌阅读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 南京市 溧水县 中学 2022 年秋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诗歌 阅读 练习 答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内诗歌阅读 一、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请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及所押之韵。押韵的字有:_;所押之韵为:_。2.诗的首联叙事,交代了(出使路线),颈联描写塞上秋色,也写出诗人(身世浮沉漂泊)的感受。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处。示例:(1)这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描绘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开阔鲜明,气势雄浑。(2)两句诗讲究线条美,一望无际的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线条简约,物态毕现。4.全诗有三层意思,分别是什么?(1)出使路线;(2)沿途风光;(3)最
2、新消息。5.苏轼称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说说你的理解。这首诗的五六两句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历来被人推崇,请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景物的画面感,大漠向无尽的远方延伸,给人以开阔广袤的感觉。“孤烟直”则使画面有立体感,“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的气势。这首诗的颔联以“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于自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3请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征蓬出汉塞。(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属国过居延”和“都护在燕然”,形象写出了国势的强盛,充满着
3、自豪感。B颈联两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苍茫辽阔而又壮丽雄奇的景象。C“大漠孤烟直”就是说沙漠上没有一丝风,“长河落日圆”预示着一天的结束。D末尾两句写快达到目的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那种急于赶赴边关以及他对前方将士由衷敬佩的心情。 二、渡荆门山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山随平野尽(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2)仍怜故乡水(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D怜恤2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1)江入大荒流:莽莽平原; (2)月下飞天镜:月亮;(3)云生
4、结海楼:海市蜃楼; (4)仍怜故乡水:始终。3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三、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
5、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从词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诗眼 游 字,按时间的推移 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中的意思是诗人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来到了山西村,现在人们常用来理解为困境在蕴含着希望。3、本诗作者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全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4、全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氛围?宁静、欢悦、留恋 5、自选角度,赏析下列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示例:(1)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片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89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