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卢集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古文复习1 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泗阳县卢集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古文复习1 苏教版 江苏省 泗阳县 初级中学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古文 复习
- 资源描述:
-
1、江苏省泗阳县卢集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古文复习1 苏教版重点内容: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要求学生对三篇文章中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务必掌握;2、通过复习,要求学生务必掌握三篇文章中重点句子都是译意;3、通过复习,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三篇文章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4、通过测试检查学生对几篇文言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自我检测: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会天大雨(3)辍耕之陇上 (4)亡亦死 (5)度已失期 (6)死国可乎 (7)宜多应者 (8)吴广素爱人(9)比至陈 (10)为天下倡(11)为坛而盟 (12)比至陈二、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3)失期,法皆斩。 (4)天下苦秦久矣 。(5)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6)等死,死国可乎?(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三、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四、划线处(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五、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缘溪行 2.落英缤纷 3. 豁然开朗 4.屋舍俨然 5
3、.桑竹之属 6.欣然规往 7.阡陌交通 8.怡然自乐 二、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鲜美】古义: 今义:(味道)新鲜。【交通】古义: 今义: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古义: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 今义:不管(表条件关系连词)【不足】古义: 今义:不够。三、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志】处处志之:做记号 寻向所志:【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及】及郡下:到了 由表及里:【遂】遂迷:终于 后遂无问津者:【乃】乃不知有汉:竟然 见渔人,乃大惊: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 【其】欲穷
4、其林:这,那 既出,得其船: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四、翻译句子1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_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_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_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6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_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_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_五、理解默写1.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_3.本文中
5、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4.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_5.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_六、问题理解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_2. 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_桃林_桃源_桃源_桃源。3.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_4.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_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_6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_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_8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_与朱元
6、思书中考试题集锦一、解释加点词语意思 1、经纶世务 2、窥谷忘反 3、蝉则千转不穷。 4、猿则百叫无绝 5、风烟俱净 6、天下独绝 7、急湍甚箭 8、负势竞上 9、互相轩邈 10、鸢飞戾天者 11、望峰息心 二、翻译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_。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翻译:_。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翻译:_。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_。三、理解性默写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_,_。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