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5_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学常识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扬州市 2015 _2016 学年 年级 语文 学期 期末 复习 文学 常识 答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2关于背影一文,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进行叙事抒情。 B它是一篇纪实散文,写的是实际发生的事,不是虚构的。 C它是一篇抒情散文,集中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D它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8年前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的情景。3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都以诗的形式,歌颂了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B草是一部革命回忆录,歌颂了周副主席和红军战士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 C把牢底坐穿是首现代诗,作者在诗中抒发了革命志的壮士豪情,表达了与敌人斗争
3、到底的决心。 D枣核一文中“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题目。 B老山界这篇小说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红军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 C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 D最后一课选自星期一故事集,作者都德,法国人。5.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都是诗,都写到了长征中的一些重要史实,都歌颂了红军战士和毛泽东。 B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采用顺叙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 C草和节选均叙述了红军过草地的情况
4、,前文着重表现周副主席,后文着重表现红军的众多领袖。 D节选写了很多红军领袖,如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董必武、蔡畅、叶剑英。6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代表作。 B枣核一文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是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C钱学森是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的作者,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大王”。文章的体裁应属于事件通讯。 D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晏子使楚是从晏子春秋中选辑的。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一九三五年十月所作,全诗为我们展示了几幅长
5、征途中的“征难图”。 B老山界作者陆定一,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文章以时间的转变和地点的转移为序,写红军翻山的经过。 C枣核这篇课文,以枣核为线索,叙述了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眷恋。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小说描绘了二战期间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情景。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描绘了一战期间法国被普鲁士打败而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情景。 B枣核这篇课文以枣核为线索,表达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C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文章截取了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 D甜甜的泥土的结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42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