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12 第三单元 《词七首》.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词七首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12 第三单元 词七首 江西 乐安 一中 语文教案 12 第三 单元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同步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词七首。二.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词的一些文学常识。 2.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提高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 品读不同风格的词作,认识豪放、婉约词风的不同特点,感知作者的创作倾向。三. 鉴赏提示:鉴赏这几首词要注意: 以点代面的写法。 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去扩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以获得丰富完整的形象美感。 深入体验词中所描写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体会作者的爱憎情感。四. 分篇诠释:*(一)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写于李后主被俘将死前夕。由南唐君主变为宋朝囚犯,不仅失掉了小皇帝的宝座、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失去了自由,这
2、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产生了他特有的悲和愁,这些都通过那言怀抒志的词倾泻出来。全词以明净、凝炼、优美、清新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前人说李煜词是“血泪之歌”,是“一字一珠”,决非过誉。贴切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造成良好的艺术效果,也是李词的重要特点,且对后世词家影响颇大;另外,他以直抒胸臆的方法倾泻了自己的深哀巨痛,使词摆脱了在长期“花间”、“尊前”的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为后代词人的言怀述志的新体开拓了道路。(二)雨霖铃 1. 诵读提示:这首词的基调低沉,作者由于当时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
3、一起,更觉痛苦万状。词上阕以叙事为主,描写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种种情态;下阕以抒情为主,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失去了爱的慰藉后的痛苦情状。 2. 鉴赏要点:(1)融情入景的写法:起句“寒蝉凄切”写送别的大环境,暗示了送别地点,点染了送别气氛。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植柳,一到秋天“高柳乱蝉嘶”,这句写柳上蝉鸣,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会触动离情,这已点明了词的主旨。下面“对长亭晚”,写离情的意思更确定了,因为唐宋时期长亭已经被当作离别地点的通称。词人和他心爱的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景物变得更清晰了,凄切的蝉声,河两岸的杨柳,河边待发的兰舟,离情自然更浓。(2)名句赏析:
4、“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之所以出名,原因有二: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而成一幅鲜明的画面。第二,这幅画面又恰恰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离开心爱的人的次日清晨“酒醒”之时,“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还分明留在他心上,而眼前的景物变了,只有勾起愁情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心爱的人愈离愈远了,在这凄情的景物中,他怎能不倍感孤独呢?全词虽分上下两片,但浑然一体,从头到尾写的都是“伤别”。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词运用的白描手法,记事、绘景、抒情,皆平实自然,又融而为一。作者善于“状难状之物,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因而受大众喜爱,享有任何词人都不曾获得的“凡有
5、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三)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词人47岁,已经贬谪黄州两年多了。他是因“乌台诗案”牵连而被捕入狱的,由众人营救,才得以从宽处理,名义上安排他做黄州团练副使,实际上“不得签书公事”,无事可做。但苏轼是一个很想为国家作出一番贡献的人,在朝之日,他不仅上过一些安边定远之策,而且还写了不少富国强兵的论文,但未被采纳,理想也不能实现,如今却成为外放的闲员,不能不令词人感慨万端。词人就是以这样的心情游览“赤壁”,想到周瑜三十几岁就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而自己年岁渐老,功业无成,激愤难平,写下这首借古抒情的千古名篇。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
6、郁闷心情,历来被认为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鉴赏要点: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开篇就显示了词人广阔的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长江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接着词人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然后慨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使人读罢止不住内心激荡,热血沸腾,体味到词人雄奇奔放的词风。怀古诗词,往往先写山川景物,再写人事,由景入情,由感性到理性,这种想法最自然,这种写法也最普遍。作者由赤壁之景联想到赤壁之战,由赤壁之战想到
7、打仗的人。作者写周瑜,突出他是个年青潇洒的风流儒将,谈笑间,将敌军战船烧个“灰飞烟灭”,令人生畏!词人这样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象周瑜一样为国建立丰功伟业。“故国神游”三句,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怀抱。流露出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发出人生如梦的慨叹,想借酒浇愁,但这并不是对人生的否定,而是徒伤老大的感叹罢了。我们应看到苏轼遭受种种打击后,没有消极颓废,颂周瑜、颂英雄业绩,正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渴望为国创建功业的豪迈心情。作者抒发感慨与不平,正说明他虽不能有所作为,但仍想有所作为,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豪迈的情感。*(四)鹊桥仙秦观是北宋婉约词人的代表,鹊桥仙又可说是秦词中的绝
8、作。词中描写牵牛、织女的爱情,真挚、细腻、纯洁、坚贞,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又与庸俗的情调有霄壤之隔。牛郎、织女两星的故事,在汉代已流传了,为广大人们同情,也引起许多诗人为之咏叹。但多数作品,或借以诉说离别相思之苦,或欣庆两星相会,而秦观却翻出新意,写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刹那中见永恒,平易中见曲折。词的上下两片都是在无限的悲恨中孕育无限欢乐,象行云流水自由卷舒又波澜层出。结尾处可以试想牛郎织女这样一对深情佳侣竟不能经常相聚,相逢之乐胜过人间无数,久久别离之恨更将超过人间无限。最后的“两情若是久长时”两句,是誓言,是期望,也是强作排遣与无可奈何的安慰,让人只觉得意味深长,咀嚼不尽。这
9、首词不仅抒情、写景,而且与议论说理融化于一炉。秦观在词中直接抒发了议论,自由流畅近于散文,却更显得婉约蕴藉,余味盎然。*(五)一剪梅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当写在婚后不久之时。从内容上看,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开头一句通过景物描写交代了别离的季节是夏末秋初。后三句是正面描写词人的离愁别绪。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又从眼前景物下笔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自己虽与丈夫分居两处,然而相思之情却是同一的,这里写出他们婚后生活是幸福美满的,最后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极写自己深沉的思念之情无法排解的情状。由“眉头”到“心头”感情更内向,更深挚
10、了。词人善于抓住新颖而又朴实无华的艺术形象,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来抒发情感。上阕虽无一个离愁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地道出;下阕是直抒“相思”与“别愁”。结句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感情的深沉内向。*(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作者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时写的。是稼轩词中最优秀的爱国篇章之一。辛弃疾自1181年被罢职闲居信州后,直到1204年才被宰相韩侂胄任为镇江知府,时已六十五岁了。当时由于蒙古部族崛起,给金国后方以重大威胁,韩侂胄认为形势有利,决心抗战。辛弃疾任职后一方面派人到金国侦察虚实,一面积极作好战斗准备。一次他登上北固亭,眺望江山形势,不禁怀古慨今,
11、写下此词表达坚决抗金和坚决要求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这首词题为“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以开头就从镇江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说起。这是作者所钦佩、赞颂的英雄,也借此对南宋当权者即北伐的一种激励,对己报国壮志的一种含蓄的表达。下片借古讽今,表明自己对国事的关心。以“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提醒韩侂胄战前准备要充分,勿蹈前人覆辙。“四十三年”三句由今忆者,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可堪回首”三句从缅怀往事回到现实,表达了江北土地人民已非我有的感慨。最后以廉颇事作结,表达作者至老爱国之心不衰的抱负。通过怀古,体现了作者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的正确思想。他念念不忘中原的土地与人民,流露出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