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26: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4311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7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26: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课时 作业 26 10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第10课*过秦论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天下云集响应B蒙故业,因遗策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而倔起阡陌之中解析C项“从”通“纵”。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秦以区区之地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成败异变,功业相反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解析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答案D3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均为形容词,险固。A项,动词,灭亡,衰亡;动词,丢失。B项,动词,制作;动词,统治。D项,形容词,锋利;名词,利益。答案C4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岂无山歌与村笛A与尔同销万古愁B三

    2、十功名尘与土C欲与天公试比高D我寄愁心与明月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连词,和。A、C两项是介词,跟,和;D项为动词,给。答案B5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天下云集响应外连衡而斗诸侯却匈奴七百余里履至尊而制六合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序八州而朝同列囊括四海A/ B/C/ D/解析依次为: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答案D6下列句子与“为天下笑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请君为我倾耳听B尚思为国戍轮台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解析例句和C选项都是被动句。答案C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

    3、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译文:_(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文:_答案 (1)(他们)砍来木棍做兵器,举着竹竿做旗帜,天下百姓像云一样聚合来,像回声一样应和着,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崤山以东的六国豪杰就和他一同起来灭掉了秦国。(2)可是一人发难,秦王朝就毁掉了,(秦王子婴自己)也死在人家的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8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3个关键词。过秦论述写了秦很多罪过原因,但最重要的一条应是“焚书坑儒”,残暴地毁灭了和谐文化。汉代则吸取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采纳董仲舒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及选用贤才,大兴和谐文化,实现了近五百年的统治。唐朝的繁荣昌盛,与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和谐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封建统治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答:_解析提取关键词实质上就是压缩语段,寻找主要信息,所以,解此类题的方法完全可以参考、借鉴解压缩题的方法。很显然,这个语段的话题是和谐文化问题,所以,“和谐文化”这个词就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正反事例告诉我们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这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历史教训”“繁荣昌盛”。答案和谐文化历史教训繁荣昌盛9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

    5、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答:_解析最后一个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而“舍貌取神”又是这个句子的核心。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句子,找出“貌”“取”“神”三字的各自所指,就能轻易套牢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意象”“体味”“神髓”,再用上面所讲的话题法,找出本语段的话题对象“书法”,另一关键词也便找出来了。答案书法意象体味神髓二、文化传承与理解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过秦

    6、论的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旨在指出秦的过失。B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C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D连横: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合纵: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解析把“连横”改为“合纵”,把“合纵”改为“连横”。答案D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 _,_,_

    7、,_。”(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 _。”(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_,_,_,_,_”。(4)贾谊用“_,_,_,_”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答案(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论积贮疏贾谊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

    8、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

    9、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田,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注】屈:穷尽。泛:覆灭。阽危:面临危险。殴:同“驱”。廪:同“懔”。戒备,畏惧的样子。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B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D兵旱相

    10、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答案B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子:指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B岁恶:这里指天气不好,不能风调雨顺。C末技游食之民:指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D南亩: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南亩。解析“岁恶”指一年无收成。答案B14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首先引用管子之言和古人深知民足致治的事实,从正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接着由古及今,联系实际,从反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古今对比,从正反两面对中心论点进行了有力的论

    11、证。B第二段,就应付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从国家存亡攸关的高度阐明不积贮的危害,继续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了积贮的重要。C第三段在前面充分阐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归纳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的中心论点,并与第二段及第一段的有关部分进行对比论证,阐明积贮之利是关系国家富强的根本大计,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从正面更深入一层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D这篇奏疏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积贮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对于促进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安定人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贡献,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解析B项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积贮的重要。答案B15【考

    12、点链接】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译文:_(2)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译文:_答案(1)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2)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供给他们粮饷?【参考译文】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

    13、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丢弃根本而趋向末技(指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

    14、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供给他们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有二心的人,(就)一道发难而争着起兵了。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26: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431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