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综合测试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查内容:第三单元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休祲(jng)苟得(gu)唐雎(j)负箧曳屣(x)B蹴尔(c) 徒跣(xin) 皲裂(jn) 缊袍敝衣(yn)C缟素(go) 耄老(mo) 一豆羹(gng) 冻馁之患(li)D的卢(d) 叱咄(du) 烨然(y) 燕然未勒(l)【点拨】A项,“祲”应读jn;C项,“馁”应读ni;D项,“挠”应读no。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B援疑质理(询问)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3下列
2、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2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C仓鹰击于殿上 D四支僵劲不能动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休祲降于天 B或遇其叱咄C余幼时即嗜学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5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2分)A贤者能勿丧耳 B腰白玉之环C天下缟素 D手自笔录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B孟子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
3、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D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7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1)_长沟流月去无声_。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莫听穿林打叶声,_何妨吟啸且徐行_。(苏轼定风波)(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漫山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_锦帽貂裘_,_千骑卷平冈_。(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了却君王天下事_,_赢得生前身后名_。8名著阅读。(5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
4、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
5、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1)这段文字节选自讽刺小说_儒林外史_,作者是_吴敬梓_。(1分)(2)文段中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是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_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说明严监生到死都不舍得多费一茎灯草的油,生动地刻画了严监生这个吝啬鬼的形象。_(3)严监生临死之时,作者写众人询问两个指头的意思有什么作用?(2分)_说明大家都用常理来推测严监生的心理,
6、也说明大家都不理解他,从侧面表现了严监生的吝啬已经超出了常理。_9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学校要组织“节气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7分)(1)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2分)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_惊蛰_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_春分_备选答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白露秋分(2)下面的图片,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2分)_谷雨的时间的确定;谷雨的习俗;谷雨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农民进入农忙时节。_(3)在活动中,需要设计
7、展板介绍二十四节气,下面是对“清明”的描述,请补充完整。(3元)清明含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诗意描述:_清明时节,草木萌发,时有知时节的好雨悄然而至。蒙蒙细雨中,万物都显出明丽的春色。雨过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暖暖春阳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_二、阅读理解(40分)(一)(4分)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0试简要
8、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2分)_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诗句,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和国家前途的担心和忧虑。)_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_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_(二)(广东中考改编)(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9、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走送之( 跑 )(2)礼愈至( 周到
10、 )(3)穷冬烈风( 极 )(4)媵人持汤沃灌( 热水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益慕圣贤之道马之千里者B或遇其叱咄安陵君其许寡人C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D足肤皲裂而不知人不知而不愠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_(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_(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_15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写自己求学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_抄书之艰、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_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