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一中2017届高三4月模拟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一中2017届高三4月模拟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 九江市 瑞昌 一中 2017 届高三 模拟 语文试卷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九江市瑞昌一中2017届高三4月模拟语文试卷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年,好声音因版权纠纷,改名为中国新歌声,日前,该节目所有的盲选环节已经收官,4位导师的阵容已经确定。目前汪峰战队已经选出5强。该节目在今年播出之后,收视率依然不俗,但可以明显感知的是,好声音从第一季到第五季,其总体上呈现出来的网络话题效应是下滑的,从这一季度来看,尽管盲选环节已经收官,但让人印象深刻的选手较少,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的话题效应越来越弱了。 而且我们可以感知的是,好声音选手选了之后一届又一届,除了在第一季,吴莫愁和金志文等
2、少数几个选手之外,却鲜有歌手能够火的起来。无论名次好坏,唱功优劣、特色鲜明与否,多数选手昙花一现,节目结束之后,人就基本上在歌坛销声匿迹了。 我们知道,对于音乐类节目尤其是这种通过层层筛选,相对更注重歌手的唱功与声音特色的选秀节目而言,对新人的培育与挖掘应该是节目的本质才对,因为他们多数是民间缺乏背景与资源的歌手。节目应该需要对歌手本身推而广之,最大限度的挖掘歌手的价值,需要覆盖广大的人群达成流行的广度,帮助他们实现或者接近梦想,这应该是好声音(新歌声)区别于其他的综艺节目的关键点。 但事实上,好声音(新歌声)整体的发展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即为了节目效果,选手开始被弱化,整体节目注重导师抢人环
3、节的撕逼与节目效果,节目给人的印象,主角逐渐从选手变成了导师。所以几季好声音下来,人们记住了导师们在抢人环节营造出来的气氛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金句,但却记不住选手。而从节目本身来看,让人感觉其目标不是奔着如何捧红选手,而是让导师来制造话题与热播效果。 另外是此前几季网络独播模式阻碍了音乐节目与学员价值最大化。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好声音”的受众越来越多是依靠网络收看节目。无论是第二季搜狐视频还是第三季腾讯视频的独播,独播时因观看用户过多而导致服务器“挂掉”、宕机非常频繁。到了这一季,新歌声开始采用腾讯视频与优酷联合独播的方式,但抵挡不了用户的审美疲劳。 而对于这些选手而言,相对于我是歌手中成名成
4、家的流行歌手,他们更需要传播与推广的力度来引发更多关注与曝光。因为要打造音乐新人培育的体制,并非在舞台上唱完歌就已经结束,而是需要将影响力延续下去,进入到音乐产业链当中去。但很显然,现在的音乐消费方式,则是更加随性的互联网流媒体业务。如今的音乐人不仅需要连接制作资源把Demo做后期完成作品的定稿,还需要跟进对接媒介资源,搞定市场与创收渠道,把作品推向用户,而最难的是需要拉取新用户与粉丝,经营用户关系。 而我们看到,选秀歌手之所以火不起来,是缘于类似中国新歌声这类选秀节目,制作与主办方的核心目的是在节目播出期间拿下高收视率与高回报率与版权下发的高收益,培育这些新人显然不是他们的关注重心与核心利益
5、范畴。而好声音的音乐版权落户的音乐流媒体平台每年都不一样,虽然目前许多音乐等流媒体音乐平台的业务侧重点在于发现和扶植独立音乐人,但这种版权下发的独家平台不断变换往往导致新人培育机制断裂。 来源:百度百家2016年08月22日 作者:王新喜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说好声音因版权纠纷,改名为中国新歌声,但是,该节目所有的盲选环节已经收官,确定了4位导师的阵容。 B.中国新歌声让人印象深刻的选手较少,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的话题效应越来越弱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第一季到第五季,其总体上呈现出来的网络话题效应是下滑的。 C.中国新歌声举办了一届又一届,只有吴莫愁和金
6、志文等少数几个选手是鲜有的能够火起来的歌手。 D.无论名次好坏,唱功优劣、特色鲜明与否,新歌声的选手们都是昙花一现,节目结束之后,人就基本上在歌坛销声匿迹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于音乐类节目尤其是这种通过层层筛选,相对更注重歌手的唱功与声音特色的选秀节目而言,对新人的培育与挖掘应该是节目的本质。 B.中国新歌声整体的发展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选手开始被弱化,主角逐渐从选手变成了导师,整体节目注重导师抢人环节的撕逼与节目效果。 C.中国新歌声的目标是奔着如何捧红选手,而不是让导师来制造话题与热播效果。 D.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新歌声的受众越来越多是依靠网络
7、收看节目,而此前几季网络独播模式阻碍了音乐节目与学员价值最大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歌声应该对歌手本身推而广之,最大限度的挖掘歌手的价值,帮助他们实现或者接近梦想,这应该是好声音(新歌声)区别于其他的综艺节目的关键点。 B.如今的音乐人不仅需要连接制作资源把Demo做后期完成作品的定稿,还需要跟进对接媒介资源,搞定市场与创收渠道,把作品推向用户,其中最难的是需要跟进对接媒介资源。 C.相对于我是歌手中成名成家的流行歌手,中国新歌声选手更需要传播与推广的力度来引发更多关注与曝光。D.选秀歌手之所以火不起来,原因在于制作与主办方的核心目的是在节目播出期间拿下高收
8、视率与高回报率与版权下发的高收益,而不是培育这些新人。(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华阴老腔艺人现状:演出仅够糊口 不演出时下地干活在综艺节目中国之星上,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混搭的一曲给你一点颜色瞬间惊艳全场,那近乎原始、苍凉悲壮、粗犷豪放的“远古之音”震撼了所有观众。这五位老腔艺人是谁?老腔与摇滚有着怎样的缘分?那抢眼球的“砸板凳”是在怎样的机缘下产生的?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赴华阴市双泉村进行了采访。关于谭维维身后的老腔艺人一曲给你一点颜色,苍凉原生态的华阴老腔与现代摇滚的融合不仅让人热血沸腾,人们更好奇的是谭维维身后手持月琴、二胡,还有独特的“打击乐器”长板
9、凳,着装鲜艳,声音浑厚的五位老艺人。舞台上的他们是抢眼的演员,而生活中的他们是地道的农民。来到双泉村后让记者颇感意外,华阴老腔早已享誉全国,甚至还远渡重洋,到国外演出过,可这些老艺人的家在村里一点都不显眼,很普通,有的家境看上去甚至很贫寒。他们说,演出挣不了多少钱,也就是养家糊口,所以不演出的时候就会到地里干农活。 怀抱月琴,配合表演进行演唱的是68岁的张喜民。他生于华阴老腔的张氏家族,典型的关中汉子,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演出的剧照与合影。“生旦净末丑”在老腔这个剧种里是一样不缺,只不过,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因此,主唱的嗓音天赋就尤为重要。采访时,张喜民随口就唱了一段人面桃花,又表演
10、了一段表情戏,大笑、奸笑、冷笑生动而丰富。如今,张喜民还保留有几十本老腔剧本。 62岁的张拾民在老腔戏班里担任的是梆子和钟铃。他说,“我早先是跟着二哥(张喜民)学月琴、学唱腔的,但因为声带不行,后来才改当了后槽,主要是操作梆子和钟铃。”两手同时操作两种乐器,一心二用,初学者要下苦功夫。今年67岁的张四季从小也是学弹唱的,同样是因为在声音上缺少天赋,后来跟着父亲学“后槽”,如今在戏班里主要负责打长板用惊堂木敲击板凳打节奏。63岁的刘西仓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跟着老腔艺人。“白毛”王振中学老腔,最擅长板胡演奏,如今在戏班里负责板胡。而贠玉堤则是在戏班里负责低音二胡的。关于老腔与摇滚的第一次“邂逅”“
11、土气”的华阴老腔和“时尚”的现代摇滚,民乐和摇滚乐的结合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谈及这一次和谭维维的合作,张喜民回忆到,“我们的表演比较自由,刚一开始合作的时候,双方都没有找到对方的节奏。我起初唱了一小段老腔,谭维维一听就觉得特别好,就跟我说要分成几段加进去,因为要融入到她的歌曲之中。”谭维维与华阴老腔的合作收获了成功,张喜民告诉记者,对于和摇滚乐的这次碰撞,“我觉得挺好的,摇滚乐很激烈,老腔本身也很激烈,所以我觉得能碰撞出火花。”同时,张喜民还透露,最近他们还参与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录制,这次,华阴老腔兄弟要与其他天团进行一场PK。关于老腔中“板凳”的由来从话剧白鹿原到电影白鹿原,华阴
12、老腔的演出中,一人突然站起来,和着曲调,狠狠敲打板凳的画面最让人们印象深刻。在与谭维维的演出中,老艺人张四季一手持着惊堂木,一手持着长板凳,用惊堂木猛烈敲击板凳,发出节奏鲜明、声音清脆的巨响让观众惊叹。连刘欢都按捺不住,上前进行了尝试。尽管老腔有着千年的历史,但“板凳”这一元素却是近几年才加入的。说到“板凳”的由来,网上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最早的老腔是船工敲击木质船桨,但是搬到舞台上后,不可能再用船桨,而木头条凳是陕西人家家必备的,所以就用板凳替代了船桨,成为了华阴老腔中一种奇特的乐器。至于说到为何会选择敲击板凳,那却是一次偶然。党安华说,“张四季脾气很倔,他在排练的时候总是不听安排,要按照自己
13、的动作来。我不让,有一次他撂挑子不干了,我当时气得一脚踹倒一条长凳,但过后却给了我一个动作灵感。”于是,也就诞生了张四季砸板凳的动作,说起来,张四季还是砸板凳的“第一人”。关于老腔艺人的传承虽然华阴老腔是时下最火热的话题,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却一直面临着难以传承的问题。党安华坦言:“年轻传承人少严重制约着老腔发展,亟须新鲜血液加入。”虽然华阴老腔保护中心每年都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也有几位中学生表示想学,但是学了十几天就放弃了。“兴趣和热情才是学好老腔的决定因素,没有兴趣,永远学不好。”谈及华阴老腔的传承,张喜民显得很无奈。他说,2009年和2014年的时候,华阴老腔
14、保护中心曾先后办过两期学习班,2009年那次有27个学员,2014年那次有54个学员,现在也只剩下30多人了。而且,虽说是新学员,但却都是大学生。”张喜民很感慨,两次学习班中最小的学员46岁,最大的学员55岁,这让他非常担忧。“即便是来学老腔的人也坚持不了多久。华阴老腔一板一眼,没个三五年是学不了多少东西的,但有些学员急于求成,学点皮毛、学点折子戏就想着出去挣钱,对于老腔的掌握只能浮于表面。而另一方面,老腔表演很难带来特别大的经济收入,别看现在很火,但演出收入并没有你们想象中得多,所以学老腔的人就更少了。”“只要有人愿学,我就会尽量地给教。老腔这个戏种已经在我们张家传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不能在我
15、手里断了。”张喜民对记者这样说道。 来源:三秦都市报2015年12月24日 4.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年轻传承人少严重制约着老腔发展,亟须新鲜血液加入。因此,经常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大力培养下一代,是华阴老腔走向社会的唯一途径 。 B.“土气”的华阴老腔和“时尚”的现代摇滚,民乐和摇滚乐的结合令华阴老腔焕发了生机,华阴老腔从此前途无忧了。C.从话剧白鹿原到电影白鹿原,在华阴老腔的演出过程中给观众印象最深的艺人是狠狠敲打板凳的张四季,他被称为砸板凳的“第一人”。 D.老腔有着千年的历史,敲“板凳”这一元素也有千年的时间了。据说,最早的老
16、腔是船工敲击木质船桨,但是搬到舞台上后,换成板凳了,因为板凳陕西人家家都有。 5. 这篇访谈涉及的内容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6. 虽然华阴老腔是时下最火热的话题,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却一直面临着难以传承的问题,请结合本文,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舍 得 赵海宁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了几厘米,看起来更加瘦小,面容却仍然光洁,不见太多沧桑的痕迹,头发亦未全白,些许黑
17、发倔强地生长着。 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我们,对亲戚,对左邻右舍,爱舍得付出, 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也舍得花。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礼品。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男人,立刻被几盘小菜和几样面食小点吸引过去。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饭却吃得足,话也说得多。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来,说到家乡,说到父母竟是久违的亲近。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有一
18、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因为是来往并不亲密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你舍得帮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会舍得帮你。孩子生病对人家是天大的难事,咱们碰上了,能帮的就得帮。”我们听了母亲的。 远亲不如近邻是句最有道理的话。邻居们,不仅仅是对门,前后左右,同一个社区住着的许多人,母亲都照应着。她常在社区的花园和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帮他们照顾孙子。不仅如此,还有物质上的往来,母亲常常会自制一些风味小点,热情地送给街坊四邻,这也是母亲在农村生活时养成的习惯。小点心虽然并不贵重,却因有着外面买不到的醇香味道,充
19、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在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在单位的推荐选举上,他的票数明显占了优势。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次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来却一直得不到的。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 温煦的日子里,我很想带母亲到处走走。可母亲因为天生晕车,坐次车如生场大病,于是常拒绝出门。那个周末,我决定带她去动物园。动物园离家不远,
20、几站路的样子。母亲说,走着去吧。我不同意,几站路,对一个70岁的老人,还是太远了。可她又坚决不坐车,我灵机一动,妈,我骑车带你去。母亲笑着同意了。我推出车子,小心地将她抱到前面的横梁上,一只胳膊刚好揽住她。抱的时候,心里一疼,她竟然那么轻,蜷在我身前,像个孩子。 途中要经过两个路口,其中一个正好在闹市区。小心地骑到路口,是红灯,我轻轻下车,还未站稳,却有警察从人流中穿过来,走到我面前说,不许带人你不知道吗?还在前面带。说完,低头便开罚单。母亲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来,我赶忙扶稳她,跟那个年轻的警察说了声对不起,解释说,我母亲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看 警察也愣了一下,这
21、才看清我带的是一位老人,还不等他说什么,母亲责备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城里骑车不让带人呢?然后坚持要下来。我正不知所措,那个警察伸手一把搀住了母亲:“大娘,对不起,是我没有看清楚, 城里只是不让骑车带孩子,您坐好。”然后他忽然抬起手,向我认认真真地敬了个礼。接着,他转身让前面的人给我腾出一个空间,打着手势,阻止了四面车辆的前行,招手示意我通过。我带着母亲,缓缓地穿过那个宽阔的路口,四面的车辆静止行人停步,只有我带着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因为母亲,因为舍得给予她一次小小的爱,一个萍水相逢的年轻警察,便舍得为我破例,舍得给我这样高的尊敬。这礼遇,是母亲送
22、给我的。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他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里面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是农村罕见的大场面。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或者是孩子在外面当大官的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场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无意间为自己赢得的。7.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篇小
23、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母亲的故事,叙述亲切自然,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了母亲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B.小说开篇虽寥寥数语,但一位短小精悍、头发花白、面容光洁的母亲便跃然纸上。这段话运用了肖像描写,还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C.母亲常常照应左邻右舍,和他们聊天,帮他们照顾孩子。还常常会自制一些风味小点,热情地送给街坊四邻,母亲的善意使邻居们变得熟悉而亲切。正是因为母亲的善意和舍得付出,才搞好了邻里关系。 D.母亲的善意、母亲的舍得总会有回报。我骑自行车带母亲过马路,受到了一个萍水相逢的年轻警察的礼遇。这是母亲的善意、母亲的舍得赢得的一次回报。8. 小说写了
24、母亲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5分)9. 小说以母亲为中心写人记事,为什么要以“舍得”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寇准,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少英迈,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耶?”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真宗即位,迁尚书工部侍郎。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
25、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 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参知政事王饮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逸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幸澶州。 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
26、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众议皆惧,准力争之,不决。 出遇高琼于屏间,谓曰:“太尉受国恩,今日有以报乎?”对曰:“琼武人,愿效死。”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琼即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注:狃:读作ni,因袭,拘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
27、机不可失/宜趣驾 B.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 C.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 D.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 B.参知政事,官名,又简称“
28、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简称“参政”。 C.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宋徽宗年间重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明清以后不设太尉。 D.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皇帝常常站在台阶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寇准是华州下邽人。年少时就英俊豪爽,十九岁就靠中进士,被宋太宗授官大理评事,尚书工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10.1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 部编版必修下册.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