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修水市琴海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修水市琴海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 修水 市琴海 学校 2013 2014 学年 上学 第二次 阶段 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江西省修水市琴海学校2013-2014学年上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第卷选择题(36分)一、语基(18分)1、下面注音没有错误的是( )A、栖(q)息 间(jin)断 胚(p)胎 狭隘(i)B、星宿(xi) 根茬(ch) 妊娠(shn) 蛊(g)惑C、掺和(huo) 拌(bn)和 着(zha)力 墙垣(yun)D、疱(po)疹 镌(jun)刻 脖颈(gng) 晕(yn)车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喟然长叹 举一反三 暴虎冯河 祸起萧墙 B屏气凝神 发愤忘食 箪食瓢饮 循循善诱C郢书燕说 礼崩乐坏 蜚然成章 文质彬彬 D色厉内荏) 耰而不辍 曲肱而枕 杀身成仁 3.下列各句中,加点
2、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故宫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之一,是世界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B.油荒引发的节油比拼已在各种重型卡车品牌之间展开,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已
3、成为国内该类企业当前的主流产品。C.一些分析师认为,出动“死神”无人机虽能发挥预警和保护过往船只,但治标难治本,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本还在其国内。D.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这些部门的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说到底,孔子不过是这一轮“文化热”的一个标签或符号罢了。,。,。,其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不免存在割裂、扭曲之嫌。而且,这样的“热”更大意义在于眼球率甚至包括眼下同样大热的曹操,也一样被标签化、符号化了这样的文化标签或曰文化符号其实很多,老子、庄子等等都是可能有更多社会心理、文化认同上的考量而已只不过
4、这个时候选择孔子类似“孔子热”这样的文化喧嚣往往止于呼号,缺乏相应的制度、文化、理念上的建设A.B.C.D.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攻下徐州后,欲取下邳,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曹操派人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三,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马上辞去。曹操只应允了前两条。(三国演义)B、贾惜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孤僻的性格,后入庵为尼。(红楼梦)C、堂吉诃德沉迷于其骑士小说,并信以为真,成天想着小说中那些荒诞的故事。(堂吉诃德)D、故事的结局以悲剧收场:副主教摔下钟塔,未能葬在圣地;伽西莫多
5、从圣母院失踪;埃及姑娘被绞死;甘果瓦救出小山羊,在对诸多疯癫学问发生兴趣后,又回来搞他的悲剧。(巴黎圣母院)二、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
6、“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
7、;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
8、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看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选自2010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7、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人的多种精神诉求。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8.“在传统文化资源中,
9、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
10、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三、文言文阅读(9分)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
11、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
12、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改动)注:料量平:账目清楚,收支平衡。:官名。羖:公羊。累绁:用绳索捆绑。粥:卖。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诫其嗣懿子曰诫:告诫B.已而去鲁,斥乎齐去:到达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辟:偏僻D.吾即没,若必师之没:死11.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孔子“执政才能”“好学有才”的一组是()(3分)A.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B.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 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C.四方之
13、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 于是反鲁,鲁复善待D.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吾即没,若必师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B.孔子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后来他以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没有受到善待。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他对音乐的喜
14、爱,对韶乐学习的热情和痴迷也得到齐国人的赞赏。第卷非选择题四、古诗文(28分)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4分)(2)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4分)(3)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4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训练(8分)。度大庾岭 宋之问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注:公元705年春,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此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翥,zh,飞。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1)有人认
15、为颔联中“随”字用得最好,请加以赏析。(4分)(2)此诗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更也,。(论语子张)(2) ,眄庭柯以怡颜。 ,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3),;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5)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五、文本阅读(21分)大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
16、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黄云山问:“你找谁?”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名字,便点了点头。“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778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