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素材 专题十七附录常见表达技巧汇释.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素材 专题十七附录 常见表达技巧汇释 广东省 2012 届高三 语文 一轮 复习 素材 专题 十七 附录 常见 表达 技巧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附录九常见表达技巧汇释(一)常见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写法)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由两个层面构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包括抒情手法(方式)、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抒情手法(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理、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吊古抒怀)三、描写手法1渲染2.烘托3.衬托 4.动静结合5.虚实结合6.抑扬结合7.白描8.多角度描写(点面结合、远近结合、明暗结合、浓淡结合、上下结合、高低结合、俯仰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结合、音形色结合)四、修辞
2、手法1比喻2.比拟3.双关4.借代5.夸张 6.互文7.对偶8.顶真 9.设问10.反问11.反复12.对比13.用典14.起兴(二)常见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直抒胸臆的艺术效果:真切自然,感情强烈,浓重感人。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
3、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杜甫登高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诗人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本诗作于诗人客寓成都,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
4、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3托物言志(象征):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蝉言志: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1)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象征要有象征体,那便是物,象征要表达的思想就在作
5、者对物的描写和评价之中。例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借景抒情)。(2)比喻和象征:比喻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中用的是比喻,把愁思比喻成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如果诗歌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是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如毛泽东和陆游均写有卜算子咏梅,都是以“梅”为象征客体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毛泽东是这样写梅花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6、。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而陆游写的梅花则另有意味:“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两首词通篇都以梅为意象,只不过,毛泽东赋予梅花以乐观、热情、昂扬、坚强的象征义;而陆游笔下的梅花则象征词人自我,把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打击的遭遇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节操的品格融入了梅花的形象中。同是梅花这一象征客体,因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4借物喻理: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在对事物的描摹中。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小诗,借“源头活水”说明这样的道理: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5借古讽今
7、(怀古伤今):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把当年的繁华和现今“惟有鹧鸪飞”的荒凉进行对比,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怀古伤今还可以是“怀古”而“伤(悲)己”,通过遥想古人古事,感慨或愤激于自己功业未建、年华逝去、报国无门、怀才不遇、遭贬被弃等。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6渲染:渲染属于正面描写,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以营造气氛,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往往是一两句可以了结的,诗人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描述。如杜甫登高首联:“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