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淄川区磁村镇中学2015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春望.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淄博淄川区磁村镇中学2015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春望 山东省 淄博 淄川 村镇 中学 2015 中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 资源描述:
-
1、春望1.一个“ ”,统领诗歌的前四句。2.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首联中的“破”“深”二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的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请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作简要评析。6.杜甫的诗素有“诗史”之称,是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运用等任一方面
2、进行赏析)。答:思想内容: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艺术特色:首联:反衬或以景衬情。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将主观感情拟人化到花鸟上,更显得悲伤。尾联:细节描写3.诗的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推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5.最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高山了吗?答:不是。最后两句是写作者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的愿望。石壕吏1.这首诗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试分析用这种方式的好处?答:这首诗是通过老妇人自述的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这种自述的方式有力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诗中写了“夜色”,它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答: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3.全诗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的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是什么?答:表达了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深切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