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第4课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2020 2021 中人 语文 必修 课时 作业 柳永词两首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课时作业4柳永词两首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菱形棱角丘陵红绫凌云壮志B雄鹰应变英灵夜莺义愤填膺C寥廓嘹亮缭绕辽阔民不聊生D蹉跌差距撮合磋商搓手顿足解析:A项,棱lng角,其余读lng;B项,“应变”的“应”读yng,其余读yng;C项,全读lio;D项,“差距”的“差”读ch,其余读cu。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驰珠玑异口同声睡眼惺忪B殉职凝噎小题大做良晨美景C天堑默契良心泯灭砰然心动D萧瑟雾霭授予奖章重湖叠解析:A项,“驰”应为“弛”;B项,“晨”应为“辰”;C项,“砰”应为“怦”。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三秋桂子,
2、十里荷花。(三个秋天)B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因悲伤而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年复一年)解析:三秋,秋季。答案:A4对下列词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作者通过具体的刻画,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夸”字透露了作者的自高自大。)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的广阔。)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的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解析:B项中“夸”字并非“透露了作者的自高自大”,
3、而是指当地官员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C项中作者借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表现自己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D项,通过凄清的秋景,倾诉词人的离情别绪。答案:A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树木把小河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白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欣赏诗歌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所的情思,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上。朋友都说秋季是一个的季节,我从来没有这么认为。A点染蕴含凄凉 B点缀蕴含凄切C点染蕴藏凄切 D点缀蕴藏凄凉解析:“点染”强调着色,“点缀”强调衬托或装饰。“蕴含”意为包含,“蕴藏”意为蓄积而未显露或开发。凄切,多形容声音。这里指寂寞冷
4、落,用凄凉。答案:A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皆可入词。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C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D“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解析: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浪漫
5、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答案:B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1),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2)云树绕堤沙,天堑无涯。(3)执手相看泪眼,。(4)今宵酒醒何处?、。答案:(1)烟柳画桥(2)怒涛卷霜雪(3)竟无语凝噎(4)杨柳岸晓风残月8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下联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绿树池边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调序下联:解析:结合对偶上下联的字数和结构的对应特点重新排序。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9将“枯藤
6、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中的任一句扩展成一段话,表达孤独寂寞的心境。答:答案:一路征程,不觉已是黄昏时分。抬眼所见,是一棵缀着稀疏黄叶的千年古树,树身缠绕着几根枯黑的牵牛藤蔓,树顶的乌鸦“哇哇”叫个不停。不知这种漂泊异乡的日子,何时是一个尽头。课内精读(一)阅读望海潮,完成后面题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0简述开头三句在全篇内容和结构上的
7、作用。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结构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紧扣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题干表述为“简述开头三句在全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诗歌前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交代了具体的自然环境,写出一幅天下太平的富庶景象,结构上引领全诗,使得诗歌内容更为紧凑。答案:(内容上)从“形胜”与“繁华”两个方面概括了杭州自然环境的秀丽与社会的富庶、太平景象。(结构上)总领全篇。1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霜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91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