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文本对应练第9课 项脊轩志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文本对应练第9课项脊轩志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新教材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作业 文本 对应 项脊轩志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文本对应练(十二)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前辟四窗辟:比如B述诸小妹语曰 述:描写C迨诸父异爨 迨:怠慢D今已亭亭如盖矣 盖:伞盖DA项,辟:开辟。B项,述:转述。C项,迨:等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AA项,均为介词,拿,用;B项,副词,已经/副词,不久后。C项,介词,在/介词,比。D项,连词,表承接/代词,你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C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C项,名词用作动词。A、B、D三项,均
2、为名词作状语。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先大母婢也C吾妻来归D往往而是AA项,古今义相同,修补。B项,古义:对已去世的尊长的敬称。今义:在前边,与“后”相对。C项,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D项,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5下列各项中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家有老妪,尝居于此C妪,先大母婢也 D其制稍异于前CC项为判断句,A、B、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
3、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_,_,_”。(2)项脊轩志中起到承上启下,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_,_,_”。(3)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_,_,_”。答案(1)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7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保留全部信息,语言连贯。 (可以适当添加、改动个别词语)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总是想方设法地将那种“可喜”“可悲”之情营造出一种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的浓烈的情感氛围。_答案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总是想方设法地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
4、围。项脊轩志抒发了“可喜”“可悲”之情。它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8下面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只填序号)而在传递这种情感时,往往又不是直截了当,总是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归有光可谓深谙此道所以古人在吟诗作文时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或哀婉凄切或闲适欢愉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或托物以言志,或借景以遣怀,或记事以抒情他在项脊轩志中正是将那种“可喜”“可悲”之情不留痕迹地融入了写景叙事当中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_解析通读这八句话可知,这组句子是围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进行阐述的。句提出观点,应为首句。两句紧承句,写古人吟诗作文时对该观点的体现及所具体营造的情感氛围。
5、句转折,说明古人营造情感氛围的特点委婉曲折。句承句,解释古人怎样“委婉曲折”地营造情感氛围,句进一步用比喻描述这些方法给人的感受。最后两句用归有光的例子说明这一观点。句中的“他”指句中的“归有光”,故在前。所以,正确顺序应为。答案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先母邹孺人灵表清汪中母讳维贞。先世无锡人,明末迁江都。凡七支,其六皆绝,故亡其谱系。父处士【注】君鼐,母张孺人。处士授学于家,母暇日于屏后听之,由是塾中诸书皆成诵。张孺人蚤没,处士衰耗,母尽心奉养,抚二弟有恩,家事以治。及归于汪,汪故贫。先君子始为赘婿,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母曰:“焉有为人妇不事舅姑者。”请于处士君,割别
6、室奉焉。已而世叔父数人皆来同爨。先君子羸病不治生,母生子女各二,室无童婢,饮食衣屦,咸取具一身,月中不寝者恒过半。先君子下世,世叔父益贫,久之散去。母教女弟子数人,且缉屦以为食,犹思与子女相保。直岁大饥,乃荡然无所托命矣。再徙北城,所居止三席地,其左无壁,覆之以苫。日常使姊守舍,携中及妹,傫然匄于亲故,率日不得一食。归则藉藁于地,每冬夜号寒,母子相拥,不自意全济,比见晨光,则欣然有生望焉。迨中入学宫,游艺四方,稍致甘旨之养。母百病交攻,绵历岁年,竟致不起。呜呼痛哉!母忠质慈祥,生平无妄言,接下以恩,多所顾念。方中幼时,三族无见恤者,母九死流离,抚其遗孤,至于成立。母禀气素强,不近医药。计母生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94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