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2020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一)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提能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82348
  • 上传时间:2025-11-01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1.96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一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提能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0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文学 阅读 写作 地球
    资源描述: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B) 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这款新型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抬头望处,已是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这位先生关于

    2、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而起。A B C D【解析】对象错误。“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酣畅淋漓”适用于人,本处应该为“淋漓尽致”。望文生义。“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这里误以为真正的瓜田和李下。望文生义。“拍案而起”,一拍桌子愤然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也形容对反动势力不屈服。与句子中“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的语境不符,应为“拍案叫绝”。云蒸霞蔚:像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符合语境“浓雾滚涌”。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符合语境“救亡图存、振兴中华”。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

    3、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符合语境“雅量”。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西班牙人民发起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诗人鼓动劳动人民要认识自己的力量,起来改变自己的奴隶处境。B在印度设立中国图书编辑部,旨在加强中印两国出版领域务实合作,编辑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中国图书,提高印度各界对中国的了解。C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D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解析】B项,搭配不当。“提高”与“了解”不搭配,可以把“提高

    4、”改为“增进”。C项,不合逻辑,“因而”强加因果。D项,缺宾语,应在“突进”后加“精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当心底不自觉地吟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正站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中一幅题为绝响的美术作品前。这是一幅用麻布、麻绳、宣纸、墨等混合材料创作而成的作品。数条沾着大片墨汁的白色不规则残破麻布,被捆缚在宣纸包裹着的圆形板上。粗旧的麻绳,制止着被缚麻布的反抗张力。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愤怒,但它已无法挣扎,_,便会撕毁自身,让圆形木板失去支撑而碎裂。仿佛,它们就是在隐喻澳门伤痕累累却仍在奋争的昨天。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左下角,简笔水墨勾勒出一只

    5、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样显得弱小无助的渔人,他们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随波逐流。但即使是一粒沙,他们也有自己的母亲!只是在滔滔的洪浪之中,在强大的外力面前,他们能做的,_。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 A排比、拟人、比喻B排比、比喻、夸张C对偶、拟人、排比D比喻、借代、排比【解析】“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是排比;“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愤怒,但它已无法挣扎”是拟人;“他们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随波逐流”是比喻。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下角,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弱小无助的渔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6、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_(示例)“简笔水墨勾勒”照应美术作品这一说法,点明了画境;“在巨大的木板中”突显了渔人的渺小,契合作者在这幅美术作品前的观感。_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_(示例)哪怕再稍稍用一点力气唯有对母亲绵绵不绝的思念_6某校语文老师组织学生编辑一本供同学们阅读的校本文选。下列篇章题目按思想内容分成三个单元,请你像第一单元那样为第二、三两个单元各拟写一个46字的标题。第一单元天地的情怀1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2太阳吟闻一多3河床吕耀第二单元_1怀念乔治桑雨果2悼靳以冰心3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4泰戈

    7、尔徐志摩第三单元_1战士与苍蝇鲁迅2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3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答:_(示例)第二单元:深沉的怀念_第三单元:思想的光芒_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不超过25个字。 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浮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浮浅顽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没有在浮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浮浅不卑劣的人。比方英国民众就是很沉滞顽劣的,然而在这种沉滞顽劣的社会中,偶尔跳出一二个个性坚强的人,如雪莱、卡莱尔、罗素等,其特立独行的胆与识,非其他民族所可多得。这是英国人力量所在的地方。据生物学家说,物竞天择的结果不能产生新种,要产生新种,须经突变。所谓“突变”,是指不像同种的新裔。社会也是如此

    8、,它能否生长滋大,就看它有无突变式的分子;换句话说,就看十字街头的矮人群中有没有几个大汉。答:_(示例)核心观点是:社会提升依靠胆识非凡、人格卓越的少数人。_8仿照第一节诗的表达,选择恰当的意象,补写第二节诗。要求语言生动,诗意连贯。灯亮着在晦重的夜色里,它像一点漂流的渔火。你可以设想我的小屋,像被狂风推送的一叶小舟。但我并没有沉沦,因为灯还亮着。灯亮着_,_。_,_。_,因为灯还亮着答:_(示例)当窗帘上映出了影子/说明我已是龙钟的老头/没有奔放的手势/背比从前还要驼/但衰老的不是我的心_二、拓展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9、,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声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9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揭示出在封建统治下,中国人民不能当家作主的现实。B“有一句话能点着火”,显示中国人民蓄积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C“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隐喻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D“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流露出一个民主战士徘徊的心境。【解析】“徘徊心境”不当,应为充满

    10、信心。 10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全诗形式整齐,语言自然平易而富于节奏感。B诗中巧妙地使用了一个反问句,用以增强缄默的火山爆发前的气势。C最后两句,是化用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展示中国革命的前景。D这首诗对孕育革命的旧中国运用了借喻手法,从而增强了诗歌磅礴的气势。【解析】“展示中国革命的前景”牵强附会。11如何理解“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的含义。答:_(示例)诗中说有一句话既是“祸”,又是“火”。说它是“祸”,是指这句话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说它是“火”是指这句话具有很大的鼓动性。_12诗歌以“一句话”为题有何好处?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11、答:_(示例)内容上,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照应文章中的“咱们的中国!”。情感上,所有的情感都用一句话表达,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怒和对理想的中国的追求和赞颂。读者角度,以此为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壮士心臧克家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突然睁大了眼睛,战鼓在催他,(深夜里木鱼一声又一声)跨出门来,星斗恰似当年,铁衣上响着塞北的朔风。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从此不见壮士归来,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注】这首诗写于1934年1月11日,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社会正处于日军践踏华

    12、北、窥视中原的危急关头。13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首诗写一位壮士寄寓江边的一个寺庵,从淹留中奋起,决然上马杀敌的故事,壮士就是爱国志士的缩影。B“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主要突出壮士的孤独;“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说尽岁月的蹉跎和英雄迟暮的感慨。C“星斗恰似当年”一句,涵盖了很大的时间跨度,包容了丰富的故事,可以想见壮士当年的英勇无畏与艰辛。D壮士从梦境中冲向战场,义无反顾,执着地为理想信念而战,充满了英雄壮气,也暗喻了诗人的渴盼之情。【解析】“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不是“突出壮士的孤独”,而是表现壮士的身份。1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D

    13、) A“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既交代地点又说明时间。“和”在这里是动词,简洁如画的一句诗渲染了一种寂寥的氛围。B“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梦能开花,诗人想象奇特瑰丽,慧心独具,一点不落俗套,字里行间,沸腾着诗情。C第三节,壮士举剑呐喊,在万马奔腾中前进。这一句留有很大空间,可能是想象中的战斗,也可能是真实的战斗。D这首诗弥漫着一种沉郁的色调、凄凉的氛围,并在这种色调氛围中描述了一个悲伤哀婉的故事,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解析】D项,在这种色调氛围中描述了一个悲壮热烈的故事。15诗歌的第一节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出两组。 答:_(示例)热烈的梦境与凄凉的江庵,壮士叱咤风云的当年和孤身独栖的现实

    14、。_16诗歌末句“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非常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示例)用景物作结,寓情于景,意味深长,意蕴深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江潮澎湃,契合了壮士壮烈的胸怀,突出了人物形象;隐喻在壮士的感召下,众多抗日勇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江潮波澜壮阔,有力地烘托了抗战激情,升华了爱国主题。_阅读提升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七子之歌闻一多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

    15、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与“叫我一声澳门”,表达了澳门对自己新名字的不认同。B“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这句诗是香港的哭诉与表白,表达了香港面积虽小但是位置重要的自我定位。C“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这三句诗写出了香港被侵占,被掠夺,被凌辱的历史事实。D“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这三句诗,既表达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也暗寓了当时祖国母亲积贫积弱

    16、的现状。【解析】A项,应为表达了澳门改名换姓、受制于人的辛酸痛苦之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澳门前四句,节奏逐渐加快语气变得激越,这种变化带有很浓的感情倾向。B这组诗运用反问、比拟、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诗歌的意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C这组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为时而作,为事而作”,重在叙事,缘事而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D“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这两句诗既倾诉了澳门被外敌掳走的经历,也与下文中的“三百年来”相照应。【解析】C项,“重在叙事,缘事而情”错,应该是重在抒情。3如何理解“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

    17、灵魂”?答:_(示例)“掳去”“肉体”指澳门被列强强占,“保管”“灵魂”是指澳门仍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句诗以澳门为视角,唱出了被掳走的酸楚,又弘扬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_4整组诗的尾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_(示例)凸显本诗的主题。突出了澳门、香港等对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单看一首诗,“母亲”出现两次,而综合看两首诗,都以这句诗结尾,这就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深切眷恋着祖国母亲的澳门、香港的形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具有强调和一唱三叹的作用

    18、。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致大海舒 婷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由海风日夜日夜地呢喃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都被海涛秘密秘密地埋葬有过咒骂,有过悲伤有过赞美,有过荣光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呵,大海就算你的波涛能把记忆涤平还有些贝壳撒在山坡上如夏夜的星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呵,生活固然你已断送无数纯洁的梦也还有些勇敢的人如暴风雨中疾飞的海燕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从海岸的山岩多么寂寞我的影从黄昏到夜阑多么骄傲我的心“自由的元

    19、素”呵任你是佯装的咆哮任你是虚伪的平静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一切的过去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19732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表现出了大海富于变化,给人带来感叹与联想。B“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都被海涛秘密/秘密地埋葬”写出了大海的包罗万象,也体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C贝壳撒在山坡上,海燕疾飞在暴风雨中,象征了人们面对波涛汹涌、风云变幻的现实生活,勇敢地反抗并与之搏斗的不屈的意志。D最后一节欲扬先抑,揭示出无论大海怎么咆哮,多么虚伪,多么残暴,人生中沉沦的痛苦

    20、只是暂时的,苏醒的欢欣才是永恒的道理。【解析】“沉沦的痛苦只是暂时的,苏醒的欢欣才是永恒的道理”理解错误。正确的理解是这个世界既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永远是悲喜并存的。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运用比喻、顶真、回环的修辞,揭示了大海与生活的相似性。B“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是动与静、空间与时间的结合,引发人们的联想。C第三节呼告大海,第四节呼告生活,这两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靠第二节的最后两行诗句挽结在一起。D“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运用设问手法,表现了对儿时、青年时期美好生

    21、活的回忆。【解析】“设问手法”错,这两句是疑问句;“表现了对儿时、青年时期美好生活的回忆”错,应是对美好经历无处寻觅的惆怅。7“多么寂寞我的影”“多么骄傲我的心”中的“寂寞”“骄傲”如何理解?答:_(示例)作者将大海与自己融为一体,将“海岸”“山岩”作为自己的化身,它们在傍晚与冷夜里的身影是孤独、冷寂的,因而是“寂寞”的。它们虽然外形看起来是寂寞的,可是它们的内心保持着夜一样的冷清、死一样的严峻,这体现了自信、理智地对待困难和考验的态度,“我”为之自豪和骄傲。或:作者面对大海,面对冷清的海岸与严峻的山岩,觉得自己渺小,寂寞;但自己内心坚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因而感到骄傲。_8面对抒情对象,

    22、诗歌前两节使用第三人称,后面又转用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_(示例)诗歌前两节使用第三人称,是全知全能的视角,方便作者客观地展现大海的形象特点。后转用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将大海、生活拟人化,生动形象,便于直接抒发心中澎湃的情感;同时产生呼告的效果,增强了感染力。根据情感变化不断变换人称,方便自由地描写和抒情,使行文富于变化,增强作品的艺术性。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冬(之一)穆 旦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23、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9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诗歌第一节写诗人在一个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从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B如果说第一节写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节主要写“我”所见的,如“

    24、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等。C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有“好友”,有“回忆”,屋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D第四节中,“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流露出诗人心迹,写出诗人面对苦难的坦然之情。【解析】“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错误,根据“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可知诗人有着淡淡的忧伤。10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各节二、四、五行押韵,一、三行不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

    25、序。B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D诗中的“冬天”融合视觉、听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解析】“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错误,从诗歌整体来看,冬天虽然是严酷的,但也是温暖的。11“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中的“又冷又昏黄”有何作用?答:_(示例)“冷”指天气寒冷,“昏黄”指阳光暗淡,突出了“严酷的冬天”的特征;与首句中的“短命”相呼应,传达出年衰岁暮之感;为下文的深沉感慨“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做铺垫。_12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答:_(示例)在“死寂的原野”上,小河却仍在冰下“低语”;在“严酷的冬天”,“我”却享受着“人生的乐趣”;诗人笔下,“严酷的冬天”与“感情的热流”并存,两者相反相成,交叉渗透,丰富了诗歌意蕴。_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一)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提能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34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