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 与朱元思书》学案(无答案) 长春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短文两篇 与朱元思书
- 资源描述:
-
1、16短文两篇 与朱元思书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 2理解本文对山川之美的描写与作者的情思之间的关系,进而把握本文的主旨。能力目标 1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 2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厌弃世俗官场,追求精神自由,突破束缚,不被身外之物所累的情志;感受祖国江山的奇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艺术感染力。学法指导 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景物的意境美。知识引领一、作者简介: 1、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因忠于史实而触怒梁武帝,受焚书免职罚。 2、“吴均体”:吴均出身贫寒,自幼好学,才华超群
2、,文章清拔有古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3、诗作介绍:山中杂诗三首(其一)、赠王桂阳。 二、解题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但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三、关于骈文: 1、“骈”是两匹马并排拉一辆车,引申为并列、对偶的意思。 2、骈文:是受了汉赋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魏晋时期开始形成,南北朝时期成了文章的正宗。讲究结构的平行和对偶,又称“四六文”,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其它特点:平仄相对,句式工整、语言精练典雅、音律和谐;讲究用典和藻饰。) 3、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14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