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鉴赏诗歌知识梳理素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鉴赏诗歌知识梳理素材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鉴赏 诗歌 知识 梳理 素材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 鉴赏诗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关于词课文基点: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这首词从“独立寒秋”到“谁主沉浮”是上阙;从“携来百侣曾游”到“浪遏飞舟”是下阙。“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上下阙的过渡句。抛砖引玉: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如“长沙”、“游泳”等。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
2、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词一般分上下阙,也可以称为上下片,上片一般叙事或者写景,而下片大多议论抒情,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就是一个过渡句,“江山如画”是针对上片写景的词句;“一时多少豪杰”就是为下片写周瑜做了开启,然后才有了“遥想公瑾当年”。沁园春 长沙上阙描写今日独游,观橘子洲头秋景,联想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下阙用“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过渡,承上启下,回忆起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
3、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晏几道,姜夔等。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婉约,婉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不过240字。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写词之人,须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填写,称为填词。常见词牌前两句的字数:同一词牌,它的总体字数是一样的,句数有时略有不同。如:忆江南(3、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秦娥(3、7)西风烈,长空雁叫霜
4、晨月。念奴娇(4、3)大江东去,浪淘尽。沁园春(4、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清平乐(4、5)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永遇乐(4、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知识点二:诗歌的抒情方法:课文基点:1、红烛-“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直接抒情)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直接抒情) 3、沁园春 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借景抒情)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明确:本文的“景”,由“看”领出。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水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天上“鹰击长空”,水底“
5、鱼翔浅底”,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4、致云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致云雀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明确: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
6、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抛砖引玉: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
7、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古伤己、对比衬托、用典故等。 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象征)就是作者在对某
8、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时
9、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借古讽今: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写阿房宫的奢靡。对比衬托:比如: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