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第11课项羽本纪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蚜20200502138.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传神 千载如生第 11 项羽 本纪 学案含 解析 苏教版 选修 史记 20200502138
- 资源描述:
-
1、项羽本纪史记善于把人物的活动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下,使用各种手段“摹形传神”,细节之中凸显各类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千载如生”。 本专题由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滑稽列传刺客列传四篇文章组成。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杰出的篇章之一,它是关于楚汉战争的一幅惊心动魄的艺术画卷,是一篇以写人物为中心的艺术杰作。文中的项羽,既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格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计谋的匹夫。司马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极其感人的悲剧英雄形象。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叙了战国时代越国的重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选文以记叙蔺相如为主,廉颇为辅,不仅详尽地记述了当时的史实,
2、而且运用多种文学手段,提示人物的性格,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滑稽列传主要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的滑稽人物“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的讽谏才能。他们滑稽多智、幽默风趣、寓庄于谐的性格特点,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刺客列传记叙了“荆轲剌秦王”的故事。故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等方面得到了栩栩如生的表现,为我们学习刻画人物起到了示范作用。第11课项羽本纪沐猴而冠秦王朝灭亡后,项羽见宫室残破没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自己又占着优势,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乡炫耀此时的身世。当时项羽手下的有
3、识之士劝他说:“咸阳处在关中要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而且地势险要,您不如就在这里建都,这样有利于您奠定霸业。”项羽本也有些心动,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阳已被自己弄得残破不堪,哪里还像个都城的样子?就更加怀念故乡,所以一心只想回到故里去。他对那个劝他的人说:“人要是富贵了,就应该回到故乡去,让父老乡亲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子。要是富贵了还不回故乡,就好像是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没有人看得见,有什么用呢?所以我还是要回到江东去。”那人听了这话,觉得项羽实在算不上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对别人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冒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
4、我才知道果真如此啊!”不料,这句话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立即把那人抓来,投入鼎镬里活活烹死了。“沐猴而冠”原指猴子戴上帽子冒充人。后比喻人面兽心、虚有其表。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英雄的毁灭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
5、之烧杀破坏,最终丧失民心,兵败身亡。1古人对“死”的讳称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2五刑族诛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指:(1)墨刑,又叫“黥刑”,就是在罪犯的额头、面颊、手臂诸处刺字,然后再涂上墨,作为惩处的标志,如刘邦的部下英布因受过黥刑,所以又叫他黥布。后来发展为“刺配”
6、。(2)劓刑,割去鼻子的刑罚。(3)刖刑,又叫“剕刑”,就是砍掉罪犯的双脚或脚趾。(4)宫刑,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5)大辟:就是死刑,它是最重的刑罚,所以又叫“极刑”。族诛:古代因一人犯罪而诛灭其亲族的刑罚制度。古书上常称作“族”,就是“灭族”的意思。灭族最多是九族(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及旁系血缘亲属的从兄弟),但明朝的方孝孺被永乐帝诛灭了十族,第十族是他的学生,总共杀了870多人。这种情况叫“连坐”,也叫“株连”,是封建统治者为加强其统治而施行的残酷刑罚。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
7、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本文节选了项羽的家世与早年情况、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三部分。一、字音王翦(Jin)狱掾(yun)杀戮(l)惴恐(zhu)辕门(yun)虞姬(Y)数阕(qu)麾下(hu)自度(du)刈旗(y)披靡(m)瞋目(chn)叱之(ch)自刎(wn)釜甑(f)力能扛鼎(n)惮(dn)忼慨(kn)甬道(yn)骓(zhu)二、通假字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同“徭”乃持项王头视鲁视,同“示”,出示,展示乘埶起陇亩之中埶,同“势”三、一词多义(1)及(2)独(3)被(4)遇(5)以四、词类活用项梁怒
8、之形容词作动词,对生气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名词作动词,写信毋妄言,族矣名词作动词,灭族梁以此奇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皆沉船,破釜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下沉;使破损楚兵冠诸侯名词作动词,居首位无不膝行而前名词作状语,用膝盖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驻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身七十余战名词作动词,亲身(参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进马童面之名词作动词,背(向)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名词作动词,学习豪杰蜂起名词作状语,像蜂一样五、古今异义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古义:治理。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
9、数十万人古义:两个词:地,地方;方,方圆,纵横。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吾知公长者古义:品德高尚的人。今义: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今义:客人的总称。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表概数或左和右两个方向;动词,支配,操纵。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古义:才能和勇气。今义:才能。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被动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乘埶起陇亩之中省略句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句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句乃谓其骑曰:“何如?”宾语前置句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宾语前置句纵彼不言,
10、籍独不愧于心乎状语后置句七、成语积累1拔山扛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2才气过人:才能与气魄超过一般人。3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4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5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6四面楚歌: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7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8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在局外旁观,不表示意见或态度。 学生用书P52)1第一段交代了项羽的家世,有何寓意?明确2第二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他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答:明确两件。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
11、兵法,说明他的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3比较“巨鹿之战”和“东城之战”的写法及其对刻画项羽形象所起的作用。战争写法内容作用巨鹿之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侧面为主正面描写概述战斗过程,侧面写诸侯的观望、恐惧、畏服渲染项羽将帅神威,反衬其叱咤风云、指挥若定、威风八面的形象东城之战正面描写为主生动地描写了项羽披甲执戟,瞋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等一系列
12、生动场面一方面让我们看到项羽慷慨豪爽的风度,另一方面又让人觉得项羽此时认输不服气,徒有匹夫之勇而胸无良谋的特点,塑造项羽英雄失路的悲剧形象4.写霸王别姬是否是为了展示项羽儿女情长的一面?该场景描写有何用意?答:明确写霸王别姬并不是为了表现项羽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而是用虞姬的柔美反衬项羽的雄武豪壮,突出表现项羽英雄失意的悲慨之情。 该场景生动的描写与下文的激烈战斗场面构成对比,使得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5试分析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答:明确司马迁以极其饱满的情绪写项羽本纪,项羽的勇猛直前摧毁暴力统治的英雄形象给读者极深的印象。作者虽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13、,指出了他必然失败的原因,但仍把他看成秦汉之际的中心人物,寄予深刻的同情,说他:“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司马迁这样热烈地歌颂人民对暴力统治的反抗,以及把陈涉和项羽分别安排在“世家”和“本纪”的做法,都充分显露了他卓越的思想见解和救世济民的热情,这是以后的封建正统史家所不可能达到的思想高度。 学生用书P54)【课内挖掘】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兵败垓下,率领残军一直退到乌江边,刘邦军队汹涌而至,逃无可逃,唯有一叶轻舟可渡乌江,可项羽不肯过江,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羞愧难当之下,自刎而亡。李清照写道:生当作人杰,
14、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词人对项羽的气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项羽的这种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英雄。激活这则材料可以运用到与“气节”“选择”“价值”“做人”等内容相关的作文中。【运用范例】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唯有以凋零生命之花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高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
15、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梏了英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汉子精神李国文有一次,画家韩美林告诉我,他正要做一件大作品,计划为项羽塑一尊顶天立地的雕像。我为他这壮举的构思,不由得击节赞赏。他说地点定在这位英雄愧对故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自刎处。就在这处江边,项羽“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忽然,项王见重重包围着的汉军中,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便指而问:“若非吾故人乎?”汉骑司马吕马童一惊,马上也认出了对方,赶紧告诉身边的另一汉军将领王翳:“此
16、项王也!”项羽对这两个人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于是,自刎而死。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胜利者总是有理。所以,历朝历代的失败者,总是会被胜利者缚在耻辱柱上。但韩美林说:我就是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中国最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就为这位失败者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强者之歌,题曰绝句,只二十个字,给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汉,作出了最高的褒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国最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是最早为项羽唱赞歌者。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将项羽的传记,放在前为秦始皇,后为汉高祖的帝王本纪里,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封建社会里,这种有胆有识的勇气,也体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62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