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精简版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精简版教案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综合性 学习 难忘 小学 生活 精简 教案
- 资源描述:
-
1、教学要求1.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制订综合性学习计划。2.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填写时间轴,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3.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编排成长纪念册。4.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5.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重点难点1.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制订综合性学习计划。2.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填写时间轴,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3.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编排成长纪念册。4.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5.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
2、感。教学课时9课时1.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激发对母校、师友的情感。2.根据本单元内容制订综合性学习计划。多媒体。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1.出示学校的风景图片、文体活动照片和“百年名校”荣誉展的图片等,创设依恋母校的情境。2.展示送别诗,师生齐读。(多媒体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过渡:古人离别时,多作送别诗,今天,你们即将小学毕业,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你们想用怎样的形式表达对师友和母校的感情呢?二了解任务,制作方案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我们需要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好的活动计划才能为活动的成功奠定
3、基础。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制订综合性学习计划时有哪些要求?(板书:综合性学习)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1)自由组成小组,讨论活动内容。(2)制订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活动重点、活动时间、安排分工情况等。(3)活动结束后展示活动成果。3.过渡: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我们可采纳课本提出的一些建议,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课本。4.学生自由读 “活动建议”。思考:从活动建议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5.学生讨论活动应如何开展,还可以补充哪些活动。三明确建议,突出重点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教师相机提示:围绕“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
4、开展活动?2.教师总结。(1)回忆往事。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回忆并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成长的足迹”。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说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填写时间轴。收集、筛选成长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制作成长纪念册。(2)依依惜别。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母校、师友依依不舍的情感。为老师和同学写毕业赠言。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3.归纳活动重点。这么多的活动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活动,一个是收集整理资料制作成长纪念册,另一个是举办毕业联欢会。“综合性学习”中的其他学习都是
5、围绕这两大活动进行的。四小组合作,制订计划综合性学习计划安排表活动阶段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组织者预期效果准备阶段参考活动建议,制订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回忆往事填写时间轴阅读“阅读材料”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依依惜别举办毕业联欢会给师友、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毕业赠言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合理、科学地制订计划能更明确我们的目标,能更有效地节约我们的时间,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好准备吧!2.搜集有关尊师重道的故事。1.学习文章,体会刘绍棠、黄蓓佳对小学老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2.回忆六年来在老师教导下成长的点点滴滴,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多媒体。一激情谈话,导入主题1.子
6、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老师。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上节课老师布置了搜集有关尊师重道故事的作业,下面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和老师有关的文章,看一看文中老师对学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们今天先来学习老师领进门。(板书:老师领进门)2.提问: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谁领谁进什么门?“门”指的是什么?是怎样领进门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交流由题目引出的问题,教师指导。2.简介作者。(多媒体出示)刘绍棠(19361997),中国作家。北京通县(今通州区)人。1954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56年在团
7、中央工作。同年回家从事专业创作。中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写有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等许多小说、散文。作品多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淳朴,乡土气息浓郁。3.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好奇刘绍棠是怎样成为一名作家的吧?是怎样的老师运用了怎样的“绝招”使幼小的刘绍棠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呢?(田老师用讲故事的绝招让刘绍棠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请同学们再读文章,思考:田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田老师讲的故事打动孩子们了吗?从哪里能看出来?三研读课文,感受师恩1.交流: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谓一绝,你能用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2.还可以从哪些
8、地方看出来?同桌交流。教师引导。(多媒体出示)(1)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话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恍如身临其境、发呆、惊醒)作者想要通过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我”喜欢听田老师讲故事;“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爱上了文学)(2)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作者从田老师动人的故事中收获了什么?(田老师培育了“我”,他的故事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使“我”走上了文
9、学创作之路)田老师讲故事和 “春雨点点入地”有什么联系?(田老师那上千个故事不仅把“我”引入了令人神往的境地,还大大地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激发了“我”编故事的欲望,也就是这样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创作之门。像春雨悄悄地滋润大地一样,田老师默默地培育着“我”)作者为什么要用“春雨”来比喻呢?闭上眼睛想象:当种子受到春雨的滋润会有怎样的情景?种子会有怎样的感受?(朗读句子,将作者舒畅、欣喜、感激之情表达出来)3.田老师“春雨点点入地”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孩子的心田,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一首古诗。(多媒体出示)春 夜 喜 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田老师讲故事真
10、是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当“我”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四十年的田老师,“我”是怎样做的?(多媒体出示)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作者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这个“门”指的是什么?(文学的大门)(板书:文学创作之门)你想对田老师说些什么?(田老师,您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您的教学方法真高明)5.面对学生的深深感谢,田老师是怎样说的?(多媒体出示)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1)理解“无心
11、插柳柳成荫”的意思。(小组讨论)拓展: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2)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表达了什么?田老师非常谦虚。田老师认为当年他只不过是讲讲故事,不必感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要刻意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田老师认为作者的成功并不是他的功劳,而是作者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田老师心意的理解,应该选哪一个?(第4个)(多媒体出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6.指名读重点句子。(多媒体出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1)如何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2)如何理解“插柳之
12、恩,终身难忘”?(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会忘记;即使是小小的恩情“我”也不会忘记)(3)学生齐读这句话,思考:你读出了作者对田老师怎样的感情?(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对田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7.刘绍棠认为,田老师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一直在他的作品里赞美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多媒体出示)老师,无论我长成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会用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意,向您祝福!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老师,我终生感激您!即使我两鬓
13、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四小结过渡,学习新课1.不同的老师对学生关爱的方式不同,接下来我们来学习黄蓓佳所写的文章作文上的红双圈,看看这位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对黄蓓佳的创作之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板书:作文上的红双圈)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我”的作文补考有着怎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3)当“我”听说“我”的作文补考被贴在报栏上时,“我”有怎样的表现?(4)“红双圈”给“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组织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交流,教师指导。(1)文章写了因为一篇作文的成功
14、,给了“我”自信和力量,自此以后,“我”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一名作家,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2)作文补考的经历:贴在报栏上发表在县办刊物上发表在地区刊物上发表在正式刊物上。(3)“我”的表现是“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4)“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一名作家。4.总结归纳,体会写法。(1)文章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文章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我”人生的引领作用。(板书:以小见大)(2)作文补考可以说是作者成长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作者文学
15、创作的大门。可见,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五教师总结,深化中心1.当你长大成人,面临选择自己职业时,你也许会发现正是由于当年的一位老师激发了你对于某一专业的兴趣,才决定了你今天的选择。当然,想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还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2.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他的恩师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肯定也有难忘的老师,说一说你最想感谢哪位老师吧。请你在“感恩卡”上写几句向老师表示祝福或感谢的话,并将“感恩卡”亲手交给他。六课外延伸,作业布置1.感念师恩的作品有很多,课下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2.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校园生活的照片。1.回忆六年来在老师教导下成
16、长的点点滴滴。2.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填写时间轴。多媒体。一激情谈话,导入主题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力量。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一转眼,我们已经在小学校园度过了六年的时间,六年来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劳动、游戏。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们心动的情景,一起分享那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师、同学,以及那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吧。二勾起回忆,引起共鸣1.想想在小学生活里,有哪些让你难忘的人,发生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事。借助照片,小组交流。2.全班讨论,自主交流。
17、3.创设情境,和同学分享一下在你的小学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最有意义、最有代表性的。(多媒体出示)第一天进教室第一天看见老师、同学第一次考试 第一次发言第一次领奖 第一次升旗第一次挨批评 第一次被表扬 第一次运动会 第一次演讲难忘的老师同学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一次活动难忘的文艺演出三总结归纳,整理资料1.你们在学校度过了六年的美好时光,留下来无数宝贵的回忆。你们即将离开校园,请用笔把你们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记录下来。(多媒体出示时间轴)大家看,这是一个时间轴,想一想,刚才大家那么多的回忆,能不能都填在上面,还可以填些什么。2.小组讨论。3.学习收集、整理资料。(1)收集资料。收集能体现六年美好回忆的资料
18、。如我们六年来参与各项活动的照片,每位同学的作文、习题等文字,同学们拍摄的视频、音频,个人成长中有意义的事,班级、学校所获得的荣誉等。(2)整理资料。整理资料是继收集资料之后,对有价值的信息的加工与管理。分类。分类是指把无规律的事物分为有规律的,按照不同的特点划分事物。分类是整理的开始,我们可以按事物的性质来划分类别,也可以按不同栏目分类。(板书:分类)排序。可以按时间顺序排列。(板书:排序)4.具体分工。我们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收集、整理。成立以下小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小组。(1)荣誉组:搜集六年里学生和班级获奖的情况。(2)师恩组:寻找六年小学生活中发生在学生与任教老师之间动人的
19、事情。(3)活动组:回忆六年来班级共同参与的文娱、体育等集体活动,搜集照片、文字资料。(4)留念组: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儿事,如为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培土,修理课桌椅,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等。5.各组讨论制订活动方案,教师巡视指导。四选取最有意义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填写时间轴五整理活动材料,交流活动收获1.把收集的材料整理好。2.展开评价工作。(出示活动过程评价表)活动过程评价表姓名年级组别活动主题评价项目达到的程度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家长意见活动态度积极一般不感兴趣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很强一般学习收集、整理合作的情况很好较好一般交流的情况乐于学习能够分享
20、学习分享活动的收获很多一般收获少自己评:我认为在这次活动中我能(达到目标接近目标继续努力)。小组评:我们欣赏你在活动中的表现,我们认为你能(达到目标接近目标继续努力)。老师说:我很高兴你能在活动中付出努力,我认为你能(达到目标接近目标继续努力)。爸妈说:我想对你说,这次活动你能(达到目标接近目标继续努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一共获得了颗星星,我会继续努力的。注:评价为得3颗星,评价为得2颗星,评价为得1颗星。六课堂小结1.听到同学们对小学生活的回忆,看到大家填写的时间轴,六年发生的点点滴滴都在这一刻涌上老师心头,老师看着你们一点点长大,一点点进步,特别为你们高兴。马上,你们就要离开这个熟悉的校园,
21、离开熟悉的老师、同学了,老师非常舍不得你们。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并按照这个方法填写了时间轴,同学们也都进行了分工合作。下节课,请同学们按计划准备好照片、稿件、资料,为编排成长纪念册做好准备。1.认识成长纪念册。2.根据需要给收集的资料分类。3.编排成长纪念册。多媒体。一合唱歌曲,激情导入(播放歌曲童年)师生一起演唱。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小学即将毕业之际,同学们一定想把美好的童年生活留在美好的记忆里,那就让我们拾起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拿出具有代表性的资料,编排成长纪念册吧!二选取范例,重点讲评1.展示学生收集的照片,教师提问:你为什么选用这
22、张照片?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2.教师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介绍各自的照片。三选题习作,修改誊抄1.选题。(1)为“我”的照片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照片中的“我”)(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照片中的“他”)2.限定时间,快速习作。3.找一个朋友,询问意见,自行修改。4.修改、誊抄小作文。四合作讨论,编排成长纪念册1.过渡: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位同学来说都是难忘的,我们想要更好地保存这段记忆,成长纪念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成长纪念册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2.讨论成长纪念册的内容。(1)小组讨论,确定成长纪念册的名字和板块。(2)集中小组建议。成
23、长纪念册的名字可以是我的成长快乐童年彩色童年等,成长纪念册各板块名称可以是“师恩难忘”“同学情深”“集体荣誉”“依依惜别”等。分好各个板块的类别后,我们再根据板块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成长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的回忆,所以成长纪念册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书刊式的纸质成长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电子成长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成长纪念册,每位同学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3)小结:确定成长纪念册名称和内容后,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制作属于自己的成长纪念册。(4)过渡:在制作个人成长纪念册的基础上,也可以全班合作收集资料,编排班级纪念册,请大家分工合作。3.编排班级纪念册
24、。(1)合作编辑。确定制作负责人。选取美编、资料收集人、文字编辑、审稿人等。每位同学都要上交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照片。有特色的照片要配上说明性文字。(2)讨论分工和具体要求。班级成立编委会,选出主编、美编、打字、组稿催稿人等,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负责催稿的同学要制作交稿登记表,按姓名、文章、照片、图画等列成表格,规定交稿时间。所有稿件由打字员统一打印。全班同学按时上交一篇自己最满意的作文,一张生活照和个人小档案。如有绘画、书法等作品也可以上交。(3)学生提出其他问题或建议,集体讨论解决。五布置作业课下继续分组完成班级纪念册的制作,并在班级展示。 1.学会写毕业联欢会活动策划书。2.通过文艺
25、表演的形式,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多媒体。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观看过哪些晚会?晚会中都有哪些节目?2.同学们,临近毕业,我们也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吧!可以以班级形式举行,也可以以年级形式举行。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那么,怎样组织好一场联欢会呢?二小组交流,选定内容1.认识联欢会。联欢会是一种以情感交流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较为轻松的聚会方式。最具代表性的联欢会有班级元旦联欢会、春节联欢晚会、老乡会等。举办毕业联欢会的目的就是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表达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童年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2.你们都喜欢哪些形式的节目呢?归纳节目
26、形式:小品、相声、双簧、歌曲、舞蹈等。3.过渡:看样子大家都是见多识广啊!如果老师想让你们担任这次联欢会的小导演,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胆量呢?大家勇气可嘉,我想请问一下各位导演,你们这场联欢会的节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1)归纳节目要求:节目的题材要新颖,内容要健康,形式要多样。(2)节目确定了联欢会就可以开始了吗?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三合作讨论,确定方案1.确定主题。学生甲:“我们都很棒”毕业联欢会。学生乙:“记住我”毕业联欢会。学生丙:“难忘今朝”毕业联欢会。学生丁:“再见了,母校”毕业联欢会。2.时间安排:确定毕业联欢会时间。提前一周,让学生自由报名参加表演。3.地点安排:学生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