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2024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教学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 诵读原文注释诗歌理解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歌理解【译文】迷蒙的月光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滩,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还在对岸酒楼里唱玉树后庭花。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人称“小杜”,以区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千疮百孔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国家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
2、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写出的。作者背景诗歌理解主旨点拨本诗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诗歌赏析诗歌鉴赏本诗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中透着悲凉;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后两句用曲笔的手法,表面上是在斥责商女,实际上是在指责坐着听歌的人,讽刺了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抒发了诗人心中的不满。另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忧思。诗歌赏析原文注释诗歌理解贾 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
3、歌理解【译文】汉文帝为访求贤士在宣室咨询被放逐的大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可惜汉文帝深夜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他),不是垂询关切百姓的国事,却问鬼神之事。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他擅长写诗,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作者背景诗歌理解关于本诗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由冯浩提出,他在玉谿生诗集笺注中称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另一种说法由杨柳提 出,他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所作。诗歌理解主旨点拨这首诗托古讽今,既揭示了晚唐
4、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歌赏析诗歌鉴赏前两句由“求”“访”到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更耐人寻味。末句紧承“可怜”与“虚”,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慨极深沉,却又包含抑扬吞吐之妙。诗歌赏析原文注释诗歌理解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