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类型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 大学之道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85286
  • 上传时间:2025-11-01
  • 格式:PPT
  • 页数:49
  • 大小:1.4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 大学之道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4 新教材 高中语文 单元 大学 课件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资源描述:

    1、第五课*大学之道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理解并把握大学之道的要旨。3把握本文中的“三纲”“八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1“明”“修”等文言实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重要考点。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2礼记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高考语文时有涉及。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著作有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熟悉作品

    2、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礼记中的名句(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曲礼上)译:傲慢不

    3、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意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超限。(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曲礼上)译:面对财物,不该取得的绝不取得;面对危难,不该逃避的绝不逃避。与人争执时不求胜利,分配财物时不求多得。(3)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曲礼上)译:礼,是用来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近疏远,判断容易混淆和相似的事物,区别事物的相同或相异,辨明是非对错的。(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曲礼上)译:礼崇尚交际要有往有来。施惠于他人而他人不来报答,这是失礼;他人前来施惠而不去报答他人,也是失礼。(5)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

    4、慑。(曲礼上)译:富贵的人知道并喜好礼,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的人知道并喜好礼,就不会怯懦困惑。(6)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曲礼上)译:进入别国国境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了别国要问明当地的风俗,进了别人家门要问问人家有什么避讳。(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译: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能知晓道理。(8)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译:即使有美味佳肴,如果不吃一口,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深刻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明白它

    5、好在哪里。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9)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译:老师受到尊敬,然后道才会受到尊重;道受到尊重,然后人们才知道尊崇学问。(10)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译:所以治世之音安详而喜乐,表示政治和谐;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表示政治混乱;亡国之音悲哀而忧郁,表示人们困苦。声音的道理,是与政治相通的。(11)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

    6、患弗能行也。(杂记下)译:君子有三个忧虑事:没有听过的知识,忧虑不能够听到。已经听到的知识,忧虑学不到手。学到手的东西,忧虑不能践行。(12)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译: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成为智者,努力实行就接近于成为仁者,知道羞耻就接近于成为勇者。”(1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译:凡做事如果预先准备就能成功,没有预先准备就会失败。(1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儒行)译:假如能为国家谋利,不谋求自己的富贵。出自礼记的成语礼尚往来 冬温夏凊 美轮美奂 天下为公长善救失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放之四海而皆准心广体胖 教学相长 孤陋寡闻3.了解背景大学原

    7、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熹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熹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宫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原出自于礼记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4.一词多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彰明形容词,美好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亮视力明白地贤明名词,规律,道理动词,说名词,道

    8、路动词,取道方法学说,主张动词,修养长,这里指身高动词,修造整治,治理美好的5.古今异义6.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彰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课上思辨任务 一理解文章内容1.比较“大学之道”中的“大学”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中的“小学”含义有何不同。答:古时的“大学”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博学”,二是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治国方面的学习。这里的“大学”是后一种意思。“小学而大遗”中的“小学”是指小的方面学习,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之学,即古人所学的学习文字等方面的“小学”。2.结合大学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的关联。答: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9、,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目”,这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八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

    10、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大学提出了“三纲”和“八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任务 二把握观点态度1.请结合大学之道一文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答:古代主流的观点来源于南宋的朱熹,他曾经在四书集注指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格”是“观察、分析、探究”的意思,“格物”就是“对呈现在心前的万物进行观察与分析”。“致知”中的“致”是“导致、引发”的意思,“致知”即是导致、引发自己对万物所遵循的明德真理的知。所以,“致知”其实与“明明德”是一个意思,用词不同

    11、而已。“致知”即是“致明德之知”的意思。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糊涂。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联系礼记大学中章句来分析看待,并且结合现在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总结出真正的含义。文中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就是一概,一律。每个大人都有能力,也应该修身。那么修身必经的途径必然也是每个人能做到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不应该是特别虚无缥缈的东西。“格物”就是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周围的人物和事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完善的三观。“致知”就是懂得分辨是非真假,与此同时,在与别的人和

    12、事接触时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而后才能“诚意”,就是实实在在不欺骗自己。其次才能“正心”,就是内心不存在虚妄和幻想。最后才能“修身”,做一个有德的人。2.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答:本文第一段阐明“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这告诉人们要明白每件事物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段从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方面层层推进,最终推到人要学习并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知识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己的品性,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本文

    13、阐述的是“修己以安百姓”的道理,将“大学之道”阐述得非常透彻。本文深刻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思想,打通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这一思想经宋明理学的大力提倡,对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结构图解概括主旨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题。拓展延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本文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修身”通俗地来说就是修身养性,即一个人不

    14、仅要有一技之长,还要有良好的人品性格和道德修养;“齐家”不单单是要管好一个家庭,更要使一个家庭兴旺和谐;“治国”从历史意义上来讲,就是要使每一个诸侯国都井然有序;“平天下”就是使全国的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远离战争和武力。儒家对人生道路这一个经典的描述在历代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这种思想有利于公众坚持道德自律、守住道德底线;其次有利于培养公众厚德载物的意识,创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然后有利于公众诚信意识的培养;最后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年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能够积极地为“平天下”、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15、【适用话题】“修身正行”“个人与国家”“经典的力量”等。冯小刚妙语解字列车旅途中,有位年轻乘客一直处于亢奋的通话中,不同地换着人倾诉,通话内容开头总是千篇一律:“今年我混得特差,好多机会都与我擦肩而过,我悔青了肠子”手机终于没电了,他才停下来。坐在一旁的冯小刚乐呵呵地听着,微笑着问年轻人:“我听你通话中多次提到混这个字,你知道这个字到底怎么写吗?”对方疑惑地看了一眼冯小刚,说:“三点水,加一个昆,就是混字。”“你知道混这个字的含义吗?”冯小刚接着问。“我认为糊里糊涂过日子,有钱赚就是混。”对方回答。冯小刚说:“这个混字大有玄机,首先看它右边的字,是昆,就是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日子是比出来的

    16、。那么如何去比呢?或者如何比得过别人呢?那就看昆旁边的三点水。要有一点良好心态的水位,要有一点拼搏抗争的水准,还要有一点道德修养的水平,这样才是真正的混字,也是混的最高境界。”【适用话题】“人生”“命运”“规劝”“乐于助人”等。推理方法正反相成的推演逻辑。先以学习者为主,从远大目标写起,把八个条目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地倒叙出来,强调过程的循序渐进。再以学习对象为主语,由近及远、由内到外地正叙一遍,突出结果的水到渠成。假设推理:“欲先”,通过排比,以如虹气势强调了达成目的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因果推理:“而后”,强调手段正确对于目标达成的关键作用。推理分析方法:1假设分析法。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

    17、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总结写法:观点例子反面假设,推演出假设之后的严重的后果或者美好的前景。2因果分析法。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总结写法:观点例子原因分析。3归纳分析法。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总结写法:观点众多材料结论(一两句概括材料的共性)。请以“若要成功,须重立志”为主题,运用假设推理进行议论分析。答:示例:若要成功,须重立志。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

    18、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古人诗赞云:“古砚池中起墨波,右军书法妙如何?”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就立下高远的志向,才会有坚强的意志去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积学储宝古代文化常识(一)课内文化常识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在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

    19、、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二)课外文化常识天文名词解释(二)【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20、。(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长矢即弧矢星。【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牵牛织女】“牵牛”即

    21、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唐代诗人曹唐织女怀牵牛:“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天罡(g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小说水浒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春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5课 大学之道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28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