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课件(部编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第一 课时 课件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时 1.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2.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3.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单元目标1.学习默读的方法,感知文章大意。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百草园生活的乐趣。本课时目标导入新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浙江省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898年离家到了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随后转入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于1905年
2、入仙台,先入仙台医专学医。后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改革国民精神,挽救即将危亡的民族。1909年回国,1918年起合李大钊等一起参加新青年的编辑活动,陆续发表小说、论文和杂感。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时年55岁。作者名片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杂文集坟等。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他的作品语言犀利精辟,如投枪,如匕首,被誉为“民族魂”。本文写于1926年,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百草园是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就在鲁迅家附近,鲁迅12岁至17岁就在这里读书。作者名片朝花夕拾是一部散
3、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文章。“朝花夕拾”中“朝”本来是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本来指晚上,这里指成年或老年。意思是早上的花儿到晚上才拾取,这里是指到晚年了才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背景链接齐读文章标题,从标题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它点明了文章会写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文章可分为哪两部分,是怎样过渡的?从 百 草 园 到 三 味 书 屋关注标题,预测内容“从到”表明文章是以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记叙的。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看出文章分别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先写百草园,那是“我”童年的乐园;再写三味书屋,那是令“我”难忘的
4、地方。中间用一个过渡段把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了。关注标题,预测内容学习默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1.默读要求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较快把握文章大意。试着采用默读的方式,不出声,不动唇,不分心,不停顿,一气读完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可用猜读法或暂时跳过去,留待以后再去学习、积累。11找出课文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生活,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生活。注意这两个部分是如何衔接的。思考一下,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动指,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留意关键语句、语段,可以边读边做记号。限时5分钟。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按老师要求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