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件53张.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件53张 2023 高考 语文 复习 文言文 特殊 句式 课件 53
- 资源描述:
-
1、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题型:断句和翻译题考点分析: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四种。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常见文言文句式: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主谓倒置主语(谁)谓语(怎么样)宾语(是什么)定语(在主语和宾语前)状语(在谓语前)补语(在谓语后)句子成分主要成分修饰成分判断句1、“者,也。”。“者”表停顿,“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亚父者,范增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今日往而
2、不反者,竖子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用“者”、“也”为标志表示判断。可分为四种状况。3、“者,”粟者,民之所种。天下者,高祖天下。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者也”4、“,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夫战,勇气也。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5、无标志直接表判断的:主谓直接表判断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荀卿,赵人。此亡秦之续耳。(1)者 也(3)者,。(4)者也(2),也这一类可以小结为:二、用动词
3、“为”、“是”表示判断。(一)、用“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皆为龙虎。(二)、用“是”表判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词注意:古汉语中出现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示代词或形容词,应译为“这”或“正确”,不能看作判断词。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三、用副词辅助完成判断。(一)、用副词“乃”表示肯定判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二)、用副词“则”表示肯定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三)、用副词“即”表示肯定判断。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4、(四)、用副词“皆”“本”表示肯定判断。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环滁环滁皆皆山也。山也。醉翁亭记醉翁亭记臣臣本本布衣。出师表布衣。出师表(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予本非文人画士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判断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者”、“也”为标志表示判断。2、用“为”、“是”表示判断。3、用副词“乃”、“则”、“即”、“皆”、“本”“非”表示判断。4、无标志直接表判断的:被动句如果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那主语就是被动的。这样的句子就叫被动句。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拘于时
5、,学于余。师说 1、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的形式。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动词前面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在动词前面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报任安书 如果需要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在动词前面加介词“为”,构成的形式。身死人手,为
6、天下笑者,何也?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吾属今为之虏矣。5、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谓语前再加“所”,构成“为所”式或“为所式”。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不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表示被动。2、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3、用“见”“见(受)于”表被动。4、用介词“被”表被动。5、无被动标志,意念上表被动。省
7、略句一、省略主语:(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1、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2、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3、对话省:(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孟子二、省略谓语: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庶追之。列子歧路亡羊三、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略多
8、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宾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2、省略介词宾语: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四、省略介词:(于、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鸿门宴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试之(以)鸡:促织省略句小结1、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客何为者?微斯人,吾谁与归?不然,籍何以至此?要不然,我凭借什么(生气)到这种地步呢“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为何”句式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