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
- 资源描述:
-
1、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2025/11/2精品实用高效课件导入新课狐假虎威滥竽充数揠苗助长叶公好龙你知道下面寓言故事的名字吗?狐假虎威滥竽充数揠苗助长叶公好龙等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种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的另一则寓言穿井得一人,体会这篇寓言蕴含的道理。导入新课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濮阳(在今河南省)人。原为富商,在赵国都城邯郸曾与当时作为人质的秦国公子子楚交往,后入秦游说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太子。子楚继承王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死后,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吕不韦继任相国
2、,称为“仲父”。吕不韦门下有食客三千,家僮万人。公元前238年,嬴政亲自理政,次年吕不韦被免职,后忧惧自杀。作者简介吕氏春秋全书一百六十篇,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组成。因书中有八览,所以又称这部书为吕览。该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以道家为主,兼采儒家、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各派的学说,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该书的文字朴实简劲,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显著影响。作品简介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j),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
3、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读音停顿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打水浇田待,等到打井翻译: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个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水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有听了这件事就去传播的人(说):“丁氏挖水井得到一个人。”疏通文意听到国人 道之,闻之 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国都讲述使听到翻译:国都中的人纷纷讲述这件事,向宋国国君
4、报告这件事。宋国的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疏通文意派向应答,回答劳动力在听到,得到像不如有闻而传之者(听到)闻之于宋君(使知道)国人道之(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有闻而传之者(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闻之于宋君,(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文言积累闻之1、一词多义2、词类活用闻之于宋君(闻,知道,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知道)3、古今异义(1)及其家穿井(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2)丁氏对曰(古义:应答,回答;今义:正确)文言积累u 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可用哪一个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02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