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轮)第3章 第3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轮第3章 第3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4 学海 导航 新课 标高 语文 复习 课件 鉴赏 古代 诗歌 表达 技巧
- 资源描述:
-
1、考题1(1)【考题精解】修睦是晚唐诗僧,此诗借秋日落叶表达对时间的体悟,对生命的认识,极富禅理。首联写秋雨过后,农田已“闲”,满地落叶,重重残红。颔联以拟人手法写落叶:回想那生机盎然的春日,又岂肯相信如今会有如此萧瑟的秋风?颈联写暮色四起,纷乱的落叶随风飘入河中,随流水而去。叶落知秋,写落叶,亦是写生命的消逝;写春日、秋风,亦是写季节的更替;写流水,亦是写时光的流逝。此等空阔寂寥之景,常令人心生万古苍茫之意。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考题1(2)【考题精解】
2、尾联写青松凌寒不凋,红叶望风而陨,二者对比鲜明,寄寓落叶的感慨又深一层。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诗人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考题2【考题精解】这是一首写景诗,诗歌描写了余杭道上四月的生机勃勃。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尾联写人事,顺次而下,条理井然,描绘生动,如在目前。颔联写景,运用了大量表色彩的词语,而且是典型的名词组合,只要抓住其中一种即可。答案: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
3、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出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考题3【考题精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掌握。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暗示了我们答题要从情和景的关系入手,而诗歌鉴赏中情和景的关系相关术语不过就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先做好答题的术语提取,再结合原诗情景,进行判断分析。这首怀古诗,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又用哀景抒哀情的技巧,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23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