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课件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资源描述:
-
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单元课文导入这个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都属于人物传记。而且是正史中的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重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选文以记叙蔺相如为主,廉颇次之。文章不仅详尽地记述了当时的史实,而且运用多种文学手段,揭示人物的性格,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在材料的组织和结构的安排上也匠心独运,很值得我们学习。学习目标1认识廉颇、蔺相如的可贵之处,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司马迁及史记。3体会课文用语言、行动来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以及作者选取和组织材料的方法。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西汉杰出的史学家
2、、文学家。司马迁10岁就读于长安,20岁开始漫游,足迹遍及全国。后任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并奉命出使巴蜀。38岁时继承父职做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图书典籍,历时五年。太初元年(前104)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李陵事件被捕入狱,翌年遭受腐刑。出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倾注毕生精力完成了史记。u 作者简介整体感知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强。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然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
3、来大举进攻。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国内部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u 写作背景u 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事件,生动地表现了蔺相如智勇兼备的才能和从大局出发的精神,同时表现了廉颇忠于国家、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尽忠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1文章开头对人物身份的介绍有何作用?研读课文提示:(1)从节选的这部分看,以蔺相如为主,而介绍人物时却将廉颇放在前面,是为了说明廉颇是上卿时,蔺相如仅为舍人,地位悬殊。(2)“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是为了说明宦者令的地位低微,更何况其舍人,又为相如被推荐设伏,为廉颇不服做铺垫
4、。(3)着力描写廉颇之勇和功大,与蔺相如形成对比,与后面的故事情节形成照应。2文章对主要人物蔺相如的出场做了哪些铺垫?提示:(1)设伏:开头对人物的介绍为下文埋下伏笔。(2)陪衬:秦王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衬托了蔺相如的与众不同。(3)虚写:缪贤讲述蔺相如曾助自己脱罪,虚写其勇敢和智慧。(4)出场(不同凡响):面对现实,从容坚定,成竹在胸。3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围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斗智斗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提示: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的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第一个回
5、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十五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诚意,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最后以人璧俱碎的结果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不“辞谢”割城。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相如看出秦的十五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另一方面果断采取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48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