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17课《原毁》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宋散文选读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精 研 课 文锻 炼 思 维整体感知背景链接韩愈所生活的中唐时代,封建士大夫中滋生了一种嫉贤妒能的恶劣风气,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则务求宽容,即所谓“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为正视听,引起当权者注意,并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韩愈奋笔写下这篇原毁。本文与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合称“五原”,是韩愈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自己思想观点的纲领性论文。整体感知文脉梳理文段研读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_”通“_”,_答案:“懼”通“惧”,担心文段研读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古义:
2、_今义:古代女子称丈夫;古代指普通百姓(2)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古义:_今义: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答案:(1)好人(2)有才技的人文段研读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1)故人乐为善_(2)早夜以思_(3)取其一不责其二_(4)即其新不究其旧_文段研读 (5)能善是,是亦足矣 _答案:(1)乐:意动用法,以为乐;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好事(2)名词作状语,在早晚(3)均为数词活用为名词,一个方面;其他方面(4)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今天的表现;过去的表现(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 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病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_文段研读 得足下前年病
3、甚时一札 _ 将何往而非病 _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_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_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_答案:病:名词,缺点 动词,生病 名词,忧愁 形容词,困苦不堪 名词,疾病 形容词,筋疲力尽文段研读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其为人也,仁义人也句式:_译文:_(2)彼,人也;予,人也句式:_译文:_文段研读(3)舜,大圣人也句式:_译文:_(4)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句式:_译文:_答案:(1)判断句;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2)判断句;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3)判断句;舜,是大圣人(4)固定句式“不亦乎”,这不就是对自身要求严格而全面吗文段研读文段研读
4、筛选概括 6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明古代君子对待他人的态度一组是(C)其待人也轻以约 举其一不计其十 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AB CD解析:是今之君子对待他人的态度。文段研读 7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是“古之君子”的表现特征,也是本段的中心论点。B文章以一向被古人尊为圣君或圣贤的舜和周公为例,这就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性,因为取的是楷模,是无可非议的典范。C于人“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这是对他人缺点的态度;而对他人的优点却唯恐其做了好事而得不到应有的
5、利益。文段研读 D本段通过对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正确态度的分析,阐述了本文的正题,下一段因为要探求谤毁之源的对象是“今之君子”的态度,对本段起到了恰如其分的衬托作用。解析:下一段才是本文的正题,此段对其起了一个衬托作用。8第一段分为几层?各层的内容是什么?答案:第一段分三层来论述,第一层总论古之君子待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的原则。第二层讲古之君子“待己”的做法;第三层讲古之君子“待人”的做法。文段研读二、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未少有得而止矣“_”通“_”,_答案:“少”通“稍”,副词,稍微文段研读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
6、义。(1)故人难于为善古义:_今义:老朋友;死去的人(2)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古义:_今义:大家,许多人答案:(1)两个词,所以;别人(2)一般人、普通人文段研读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1)故人难于为善_(2)我善是,是亦足矣_(3)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_(4)究其旧不图其新_文段研读答案:(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好事(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3)均为名词作状语,对外;对内(4)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过去的表现;今天的表现 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称 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_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_文段研读 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_ 相如每朝时,常称
7、病 _ 度而取长,称而取重 _答案:称:动词,称赞 动词,称心 动词,适合 动词,说 动词,称量文段研读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句式:_译文:_(2)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句式:_译文:_答案:(1)被动句;他虽然能做这个,但他的人品不值得赞美(2)固定句式“不亦乎”,这不就是要求自身太少了吗文段研读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古代君子严格要求自己的一组是(A)其责己也重以周 其待己也廉 去其不如舜者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未少有得而止矣 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AB CD文段研读 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
8、项是(B)A作者认为,现在的君子与古代不同,现在的君子对别人求全责备,对自己宽容无度。B正是因为对自己过度地宽容,少约束,所以今人难以取得进步,因此也不被人尊重。C作者认为,造成现在这种样子的原因是懒惰和嫉妒,作者的这种观点是实践证明了的。文段研读 D最后,作者由此及彼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名誉光大,道德推广,首先加强自身修养。解析:B项,强加因果,“因此也不被人尊重”于文中无体现。8“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则不然”此处何意?答案:这句话揭示了现在的君子待己待人的表现: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则不然”揭示了“今之君子”的嘴脸,“责人”“待己”恰与“
9、古之君子”相反。文段研读三、阅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_”通“_”,_(2)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_”通“_”,_(3)道德之行,难已“_”通“_”,_文段研读答案:(1)“原”通“源”,根源(2)“说”通“悦”,喜悦(3)“已”通“矣”,了、啊 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古义:_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吾尝试之矣古义:_今义:试验,试文段研读 (3)尝试语于众曰古义:_今义:试验,试 (4)是故事修而谤兴古义:_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答案:(1)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58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