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5)第四单元课件:第11课《咬文嚼字》(共34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咬文嚼字 2015 2016 高中语文 北师大 必修 第四 单元 课件 11 34 PPT
- 资源描述:
-
1、字谜:小老鼠看书(打一四字成语)朱光潜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黄庭坚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小妹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东坡请你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更形象生动。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
2、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呢?明确: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贬词褒用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中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作者赋予这个成语新的意义: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就是调整思想情感,因而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速读全文,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
3、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五段)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文章中心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每一个实例各从什么角度说明这些“道理”?郭沫若改字王若虚改史记韩愈改诗实例:你是没有骨气的人。你这没有骨气的人。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文字与情感有关句式不同,情感不同。不好,“这”字带有贬义。郭沫若改字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
4、,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史记李广射虎视之,石也。终不能复入石矣。文字与意味有关文字一增一减 意味不同。发现错误,惊讶失望 放弃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冷寂场合敲热闹场合关于“推敲”的故事关于“推敲”的故事“敲”一定比“推”好吗?(联想意境)文字与意境有关字眼不同,意境不同。苏东坡写惠山烹小龙团做诗文的人从古籍中找辞藻、乞灵实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品味妙语大胆想象:1、诗人所处环境:2、诗中人物的活动:3、诗中人的情趣:月明风清,碧泉映月品荼、赏月恬静幽闲、醉情山水明确:用联想意义,意蕴丰富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辨析:清茶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70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