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二语文课件:2.4《归去来兮辞》并序(新人教版必修5).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去来兮辞
- 资源描述:
-
1、新课博览 人生百年,倏忽而过,“不如意事常八九”。面对沧桑世事、坎坷多变的人生,该怎样保留一份淡泊,一份宁静?佛家有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于是,你打扫心灵,任意张扬“质性自 然”的本性。你那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 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的淡 然心态像漫漫黑夜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后 世失意之人灰暗的心间。抖落沉重官袍,你一身轻松;抛 新课博览 却名利,你摆脱了尘网。悠然地拎把锄头,一任菊香袭满青衫。杂草丛生的田间,你不倦地植杖耘耔;蜿蜒崎岖的山路,你忘我地寻幽探壑;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欣喜的时候,吟一两句抒情韵脚。避开纷繁嘈杂的官场,你净化心灵,找回了清纯的世界。洗净铅
2、华,磨去滞锈,从此你变得超脱、明正、心地宽广。新课博览 多想和你相遇,一睹你的风采;多想和你相交,感受你的高尚。而今,这一切只能借一篇冠绝千古的妙文归去来兮辞,与你的心灵对接。知识目标 1了解陶渊明生平及创作,掌握有关“辞”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2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 感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和旷达乐观的情怀。新知目标 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前自主预习导与学 课后知能提升练与悟课堂名师点拨思与用新课全景预览文本全程解析素材全新发掘阅读全优选粹训练全程跟踪对译课文译文点对点简介 陶
3、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52岁时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作品 诗歌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饮酒咏荆轲挽歌等,辞赋和散文有: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归去来兮辞五先生传桃花源记。评价 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41岁那年(405
4、)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辞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比诗自由,又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常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
5、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多按三拍读。陶渊明趣事两则 1东晋时,慧远法师在庐山建造白莲社。慧远德学极高,为时人所景仰,当建白莲社时,谢灵运想参加,并愿出资建造,但为慧远法师所拒。可是慧远却主动邀请陶渊明入社,陶渊明说:“贵社禁酒,如允饮酒,则入社。”慧远破例许之。陶渊明敬谢,仍不入社,但常与慧远往来。相传某日前访慧远,甫及寺外,闻钟声,不觉颦容,遽命还家。宋人张商英有诗说:“虎溪回首去,陶令趣何深。”又传慧远送客,从不过虎溪,一日与陶渊明及道士陆修静边走边谈,不觉过虎溪数百步,虎辄骤吼,三人相视大笑而去。后来有所谓“三笑图”,就是慧远送陶渊明、陆修静过虎溪的故事。后人亦在此地建有一亭,叫三
6、笑亭。2有一年重阳佳节,陶渊明在家里东边的篱笆下正欣赏着菊花,弹琴唱歌时,突然间酒瘾大发,但遗憾的是家里没有准备酒过节,只好慢慢地走在菊花丛中,并摘了大把的菊花,坐在屋旁的篱笆旁惆怅。突然间抬头一看,看见一个身着白色衣服的人,带了酒来,一问才知道他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使者。原来朝廷屡次要征召陶渊明做官,他都不答应,王弘想要结识他,曾多次给陶渊明送酒。这次陶渊明见酒大喜,立即打开酒坛,在花丛中畅饮,酒醉诗兴大发,吟出了九月闲居这一首名诗。而“陶公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为后世文人喜好的典故。1第1段“辞”的开端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喟叹起篇,表达自己归田的决心。回顾当初为了谋生
7、而出仕,感到痛苦,所幸 。寥寥数语,写出了归家的原因,自然而然引出“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复返自然的 心情和“,”的归心似箭的感受的表达。“迷途其未远”轻松、愉快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2第2段写初回到家时,看到“,”的 情景,联想到“松菊犹存”的高洁品格还在,内心高兴万分。归家后的几个生活场景,从“”到“”,这一部分文字创设了一个安乐闲适的意境,体现了归家后的生活情趣。僮仆欢迎 稚子候门 携幼入室 门虽设而常关 3第3段再以“归去来兮”引出描写和感叹,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 的鄙弃,对“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些景色的描述饱含着作者的感情,并由眼前之景产
8、生了“”的感慨。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官场生活4第4段作者在抒发感慨中,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的生活境界。自然而然地引出抒情议论,用“,”作为结论,点出全篇的主旨。5归纳思路:作者 归途 归园归意,层层相因,步步深入,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思归家一、诵读“序文”,完成以下各题(一)基础梳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资:术: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凭借(2)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脱然:靡:(3)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会:以:为:轻快的样子 没有恰逢把作为(4)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及:眷然:(5)
9、彭泽去家百里去:(6)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事:役:等到思念的样子距离指做官役使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译文:_明确 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于是(我)被委派到小县做官。(被动句,“见于”表被动)(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译文:_明确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介词结构后置句,“丧于武昌”的正常语序应为“于武昌丧”)“见”表被动的句式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在文言文
10、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来表示,“见”、“见于”借助了“见”表被动意义。其形式是:“见及物动词”、“见及物动词于动作的主动者”。(二)文理分析 1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可用原文语句 回答)答:_ 明确 三点理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2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答:_明确 点明了离家做官的经过,说明了写作归去来兮辞的缘由。二、诵读第 1 段,完成以下各题(一)基础梳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田园将芜胡不归将:胡:(2)奚惆怅而独悲奚:将要 何,为什么 何,为什么(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追:(4)觉今是而昨非是:(5)
11、舟遥遥以轻飏以:(6)恨晨光之熹微恨:熹微:劝止,挽回 补救 正确 连词,表示修饰 遗憾 天色微明 明确 既然知道心志是被形体所役使。(被动句,“为”表被动)2翻译下列句子。(1)既自以心为形役。译文:_ 明确 我已深知违心意的往事已不可挽回,但辞官归田还来得及补救。(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译文:_明确 问询行人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译文:_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二)文理分析1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可用文中语句回答)答:_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运用了什么手法?表 达了
12、作者怎样的心情?答:_ 明确 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的“问”和“恨”有什么作用?答:_ 明确 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急于赶路,希望早日回到家中的心情。4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答:_ 明确 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三、诵读第 2 段,回答以下问题(一)基础梳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乃瞻衡宇 衡:(2)三径就荒 就:(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