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1 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1 苏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但愿人长久
- 资源描述:
-
1、但愿人长久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辄、埋”等 3个生字,会写“管、尝”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 2、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出中秋的有来。2、谈话:中秋节即月圆人团圆,因此古代的文人骚客都喜欢用月亮来寄托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例如静月思(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个大诗人在中秋月圆
2、之夜思念弟弟而写下的一首歌。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1)标注自然段,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找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并找出原因。2、检查:(1)生字注音组词;(2)教师正音领读;(3)生字描红,指导书写;(4)分组朗读课文;(5)回答问题:a:心绪不宁思念弟弟b:埋怨-月圆人不圆c:宽慰此事古难全3、抄写诗词: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3、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播放音乐水调歌头勾起回忆。二.部分理解,感悟文本1、师引读第1段:故时候派往密州去做官。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呢?(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第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些信息,有时间、地点、人物,那发生了什么事呢?(他在中秋月圆之夜思念弟弟,并写下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上节课读了全文,我们找出他的心情发生了三次变化,分别是怎样的呢(板书),导致他发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条心理变化线去细细探究一下。2、最先开始苏轼的心理是怎样的? (1)理解“心绪不宁”(2)为什么会心绪不宁?指名读第2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