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部编九上语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部编九上语文 刘姥姥 大观园 教案 部编九上 语文
- 资源描述:
-
1、25*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3.拓展阅读相关章节,深入探究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及红楼梦写作艺术。4.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2.教学难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作者曹雪芹及其作品红楼梦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小组交流,把握文章的情节,探究问题,深入理解课文。2.结
2、合重点语句的理解,分析人物性格,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1)同学们,你们看看我出示的这幅连环画图片,猜猜是哪部名著的什么情节?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里的片段吗? 你知道其中的人物是谁吗?(出示课件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板书课题:25* 刘姥姥进大观园(出示课件3)二、知识备查,扫清障碍(一) 文本知识1.作者简介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吗?预设:曹雪芹(出示课件5、6)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南京,早年经历过一段富贵繁华的生活,
3、受过良好的文化艺术教养,北迁后家道衰落。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代表作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他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2.作家作品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谈到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你们对这部作品了解吗?预设:(出示课件6、7)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作品以其内涵的丰厚和艺术的精湛成为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和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小说以贾
4、、史、王、薛四大家庭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国府、宁国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从多方面对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客观上显示出中国封建社会行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对贵族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争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思想行为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3.背景资料老师:了解本文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篇小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篇小说的背景是怎样的。预设:刘姥姥共三次进贾府(出示课件8) 一进:刘姥姥的女婿弄得家业萧条,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到了年冬岁末,狗儿家生活
5、艰难,岳母刘姥姥只好借着狗儿祖上与王夫人家连过亲,到贾府攀亲,寻求救济。 二进: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见识到大户人家的吃穿行等事宜,课文所选即是二进大观园内容。 三进: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抄,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带着巧姐回到乡下。 (二) 预习检查1.教师引导学生读下列字词读音,要求学生读准下列红色的字词读音。(出示课件9、10)教师提示:注意“蓼溆”“纨”“锨”的读音。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11)调停:安排处理。麈尾:古人闲谈时拿着驱虫、掸尘的用具。促狭:爱捉弄人。筵席:酒席,宴会;亦指
6、酒宴时的座位和陈设。戗金:漆器工艺之一,在深色漆地上,镂划出纤细的花纹沟槽,槽内涂胶,上粘金箔,呈现金色花纹。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12)教师提示: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回答。注意,一般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的地点+干了什么事”格式来概括回答。预设:作为社会底层的农家老妇刘姥姥,来到贵族贾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用餐,在王熙凤等人的安排下,闹出了许多笑话。2.读完课文,说一说:从刘姥姥的视角来看,贾府具有怎样的特点?(出示课件13)(学生归纳,教师提示。)学生1:居室威武(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学生2:饮食
7、奢侈(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学生3:富而好礼(礼出大家)。3.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出示课件14)教师: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本题,可以在课本上勾画,然后思考回答。学生: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笑”剧是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教师追问: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学生讨论,然后回答。)学生: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谈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取笑。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在文中找一找刘姥姥逗大家笑的过程中说了哪些话?体现了她怎样的特点?(出示课件15)教师:同学们,默读课文,可以在课本中勾画刘姥姥逗大家笑的过程中
8、说的话,然后回答。学生1: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掀还沉,那里拿的动他?”学生2: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教师再问:这些话体现了刘姥姥怎样的特点?学生3:她用“金”“银”来赞美贾府的器具,并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 说使“不伏手”,化解了尴尬,增添了笑料。可见刘姥姥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教师:下面同学们再找找看,还有哪些可以体现刘姥姥特点的语句。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16)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师生分析:这句写出刘姥姥故意出丑让众人取笑,但她绝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
9、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17)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学生分析:句中的这些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憨态可掬,突出了刘姥姥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18)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学生分析:面对鸳鸯与凤姐的“赔不是”,刘姥姥说的这番话,表现了她的善良纯朴。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9) 师生归纳:可见刘姥姥是
10、一个识趣凑趣、知恩图报、有见识、讲义气、说话风趣幽默、言谈地道本分,表面装疯卖傻,但实际上很有心计,善于察言观色、世故、精明的农村老太太形象。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刚刚通过刘姥姥的在大观园言行, 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没见过世面且又世故圆滑。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重点语句的理解,分析几个人物性格,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2.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3.探究本文写作方法及红楼梦写作艺术。【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及特点,那么文中涉及的
11、其他人物有什么特点呢?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文章,进一步探究文中其他人物。(出示课件20)二、细读课文,精读细研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出“笑”剧还写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又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赏析。(出示课件21)(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课本勾画。)(1)史湘云、薛姨妈语句展示: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教师点拨:这两句是自然流露出她们两人的率真、爽朗教师:上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史湘云、薛姨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林黛玉。(2)林黛玉(出示课件22)语句展示: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教师:可见,林黛玉在这里极力控制自己。学生:可见,她含蓄而有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