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2020语文新指导苏教必修四精练:专题一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1482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36.0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语文新指导苏教必修四精练:专题一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 2020 语文 指导 必修 精练 专题 寡人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寡人之于国也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y) 饿莩(f) 养生丧死(sn)B.鸡豚(tn)畜养(ch)不入洿池(w)C.数罟(sh g)狗彘(zh)不可胜食(shn)D.衣帛食肉(b)孝悌(t)庠序之教(xin)解析A项,“莩”应读“pio”;B项,“畜”应读“x”;C项,“数”应读“c”。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收成不好,荒年。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同“捡”,捡拾。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责备。解析C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是说

    2、“(诸侯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知道收敛”。检:同“敛”,收敛,积蓄。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B.王好战,请以战喻申之以孝悌之义C.弃甲曳兵而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解析B项,以:均为介词,拿,用。A项,然:形容词词缀,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项,之:代词,代五亩之宅/助词,的。答案B4.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移其粟于河内A.B.C.D.解析鼓,名词作动词;王,名词作动词;树,名词作动词;衣,名词作动词;生、死,动词作名词。答案A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夫晋,何厌之有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判断句;C项,否定句;D项,定语后置句。答案B6.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养生丧死无憾不违农时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B.C.D.解析是仁政措施后的结果

    4、。答案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1题。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孟子的从弟)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

    5、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

    6、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选自孟子公孙丑下)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寒疾,不可以风风:吹风,受风。B.今天下地丑德齐丑:相等。C.乡党莫如齿齿:痛恨。D.吾何慊乎哉慊:不足,少。解析C项,齿:年龄。答案C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请必无归而造于朝简能而任之B.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犹且从师而问焉C.岂谓是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未见所以敬王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解析A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接;B项,兼词,于之

    7、,代词,代他;C项,通“欤”,动词,结交,亲附;D项,表方式,表原因。答案A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B.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C.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D.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

    8、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解析断句时要依据句意和陈述对象的变化来推断。另外,句式特点也可帮助断句。如“无他”为固定句式;“其所教”“其所受教”句式接近。答案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孟子不接受齐王的召见,表明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与态度,他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国君应该礼贤下士,谦逊待人。B.本文的标题是“孟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作为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C.孟子还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德高望重,就轻慢了地位和年龄比自己低的臣子,国君应该表现出尊德乐道的风范。D.景

    9、丑氏认为孟子对齐王不恭敬,孟子本来要见国君,可是一听到齐王的命令反而不去了,景子觉得孟子这种做法与礼记上说的不相合。解析C项,对原文“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的理解错了。“其一”是指齐王在“爵一,齿一,德一”中仅占了其中之一的“爵一”,意思是:你仅仅是国君,年龄没有我大,品德没我好;我虽然不是国君,没有爵位,但三者之中我占了“其二”,即“齿一”和“德一”。所以这句话应理解为:(国君)怎么能凭他的爵位高来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呢?答案C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2)辅世长民莫如德。(3)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解析第(1)

    10、句,“以”,拿;“岂”,难道;“美”,好。第(2)句,“辅世”,指辅佐君王;“长民”,指管理百姓。第(3)句,“焉”,兼词,“于之”;“臣”,意动用法;“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或“统一天下”。参考答案(1)齐国人没有一个拿仁义的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2)辅助君王、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3)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参考译文孟子正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我本该来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风。您如果来朝见,我将临朝听政,不知能否让我见见您呢?”孟子回话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

    11、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说有病,今日却去吊丧,也许不合适吧?”孟子说:“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丧?”齐王派人来询问病情,医生也来了。孟仲子应付来人说:“昨天有王的诏令,他不巧有点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今天病好了点,急匆匆赶赴朝廷去了,不知道现在到了没有。”孟仲子随即派了几个人到路上去拦截孟子,告诉他:“请您一定不要回家,赶快到朝廷去!”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家去歇宿。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主,君臣关系以恭敬为主。我看到了齐王对您敬重,却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孟子说:“咳!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一个拿仁义的

    12、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只是)他们心里在想,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如此而已,没有比这更不恭敬的了。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在齐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一个像我这样敬重齐王的。”景子说:“不,不是说的这个。礼的规定说:父亲召唤,儿子不能用“诺”应答,(而要恭敬地用“唯”应答);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车子驾好就动身。您本来准备去朝见,听了君王的召令却不去了,这恐怕与礼的规定不大符合吧。”孟子说:“难道能这么说吗?曾子说过: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不过,它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它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欠缺什么呢?难道这话没有道理而曾子随便说说的吗?这或许

    13、是另有一种道理吧。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年纪、道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王、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 (他)哪能有了其中一种(爵位)而轻视另两种(年龄、道德)呢?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王,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那就(亲自)前去请教。如果他不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崇尚道德、喜爱仁义,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干事。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首先也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称霸诸侯。现在天下(大的诸侯国)土地相等,德行相似,谁也超不过谁。(之

    14、所以如此)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君王)喜欢任用听从他们使唤的人做臣子,而不喜欢任用教导他们的人做臣子。汤王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随意召见。管仲尚且不能随意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三、语言表达12.在空格处分别补写出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两处各不超过40个字)倡议书各位同学:乘坐公交是很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选择。众所周知,。可是,我市不文明乘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老人被人群挤倒而摔成粉碎性骨折的悲剧。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文明乘车,从我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市增光添彩!中学学生会年月日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类考题主要考查思维

    15、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第一处填写内容后要衔接的是“可是,我市不文明乘车现象时有发生”,据此推理,前面应该填写文明乘车的意义。第二处填写的内容紧承“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所以第二处应该填写倡议文明乘车的内容。参考答案文明乘车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有益于社会和谐自觉排队,有序上车;尊老爱幼,主动让座;举止文明,谈吐有礼备课资源链接寡人之于国也论辩艺术赏析龚志华先秦诸子散文由论语发展到孟子,一方面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由孔子的“仁”学发展为孟子的“仁政”,另一方面是由初显议论规模的语录体散文,发展为对话体辩文。选自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集中体现了孟子对话体辩文的艺术

    16、风格。下面略作赏析。首先是论辩结构的严谨与周密。寡人之于国也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一可从思路上来看,全文按“梁王问政孟子议政”结构而成。主体部分是“孟子议政”,其核心问题是“民不加多”,指向“施行仁政”。这一部分,分两层展开,先是初步回答,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指出梁惠王只能“无望民多”;接着全面论述王道仁政。这一层先正说,使民加多,可分为两个阶段:(1)王道之始;(2)王道之成。后反驳,批判虐政,抨击人死“罪岁”的社会怪现象。二可从内部论辩语链来看寡人之于国也严密的逻辑。三部分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7、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是多样化的论辩方法。(1)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在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时,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为喻,启发对方思索,使对方容易接受。具体语句如下: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在这里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这之间包含如下类比关系:“五十步”与“百步”,虽然数量上有差别,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临阵脱逃,所以“五十步”没

    18、有资格去笑“百步”。同样梁惠王比起邻国来说确实要“尽心”些,又是“移民”,又是“移粟”,但梁惠王这样做的目的却是增加兵员,强化战备,穷兵黩武。即梁惠王与邻国在治国上所采取的措施尽管有“尽心”与“不尽心”的不同,但本质都一样,都是虐民暴政。梁惠王施小恩小惠的做法就像“五十步”,邻国的做法就像“百步”,既然“五十步”没有资格讥笑“百步”,当然梁惠王也不应该对“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有什么奇怪。这就巧妙地对梁惠王的问题做出了回答。即好战残民,虽施小恩小惠,也“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因为他们都未行仁政养民。又如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作者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

    19、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总之,比喻形象生动,文字从容不迫。(2)正反对比,说理透彻。在全面论述王道仁政时,先正面说理,指出使民加多可分两步进行,一是“王道之始”,二是“王道之成”。后反面强调,批判虐政,确立自己的观点:要“民加多”,就得施行仁政。在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时,作者将“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莩”进行对比,深刻提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对梁惠王的“尽心”进行否定。(3)多样化发问,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这样的问,引发梁惠王思考,也把议论引向深入。再次是善于雄辩,运用了大量排比、对偶句式,具有气势充沛、感受强烈、音节

    20、铿锵、笔墨酣畅的论辩语言风格。下面示例如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三组排比,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里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前面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又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四组排比的连用,把孟子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施行仁政后的美妙图画。总之,文章所用排比、对偶,使得说理透彻充分,也使得孟子的论辩文极具雄辩气势。(摘自语文名师在线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语文新指导苏教必修四精练:专题一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48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