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基础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基础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1 2022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念奴娇 赤壁 怀古 基础训练 解析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念奴娇赤壁怀古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公瑾(jn)萧瑟(s)纶巾(ln) 淘尽(to)B凄切(q) 刹那(ch)芒鞋(wng) 病菌(jn)C暮霭(i) 连累(li)支撑(chng) 料峭(qio)D骤雨(zhu) 崇拜(chng)迫切(p) 模糊(m)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慰藉销毁羽扇伦巾瞠目结舌B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吟啸竣工哄堂大笑怀瑾握玉D狼狈蓑衣关怀倍至迫不及待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暮去朝来颜色故A和相同,和不同B和相同,和
2、也相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也不同4与“故垒西边”句中的“故”意义相同的是()A故作不良计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C已而遂晴,故作此D故国神游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浪淘(冲刷)尽,千古风流(有功业)人物。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英俊奋发)C谈笑间,樯橹(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D一尊(同“樽”,酒具)还酹江月6下面对于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
3、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1)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描写古战场险要形势的名句是“,”。(2)词中描写周瑜英雄气概的句子是“,。,”。能力提升一、课内细读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完成89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8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D本词为苏
5、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9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011题。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10下列对本词的理解,
6、不正确的一项是()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C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D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11“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
7、精妙,请简要赏析。答:阅读下面的散文和诗歌,回答1213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邱葵偶趁秋风一到城,市尘湫隘招提清。回头正好看潮满,举眼那知得月明。殿外幡幢垂夜影,栏边榕树动秋声。因过方丈观心印,曾见泥牛入海行。【注】邱葵,字吉甫,号钓矶。宋同安人。他绝意进取,杜门力学,耕钓自给,不求人知,间当步履于温陵。泥牛入海:此处指前世今生一生一灭,一灭一生,生灭相斗,皆属虚妄,泥牛而已,
8、不怕他不斗入性海。一入性海,则牛归乌有,泥散为空,消息全无,寂灭而已。12这篇散文和这首诗歌都是记录了游览承天寺的过程,请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表。比较项记承天寺夜游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13.这篇散文与诗歌不仅都借写树影写月光带给人的横斜疏淡的感觉,而且在结尾的抒情上更显示出异曲同工之妙,试就二者所抒发的情感加以分析。答:三、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70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