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第10课 师说基础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第10课 师说基础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1 2022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六 单元 10 基础训练 解析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师说基础演练1下面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属予作文以记之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B师不必贤于弟子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方法)道芷阳间行(取道)则耻师焉(老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没有)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吾从而师之(介词,自从)ABCD4下面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不耻相师则群聚而笑之圣益圣,愚益愚孔子师郯子小学而大遗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其下圣人
2、也亦远矣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A/B/C/D/5下列句式中“于”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A耻学于师B其皆出于此乎C劳力者制于人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能力提升一、课内细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
3、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不同B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亦相同C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也不同D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相同8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9
5、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译文: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送杨少尹序韩愈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
6、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7、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注】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鹿鸣:诗经小雅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道都门外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B又为歌诗以劝之劝:劝说。C白以为其都少尹白:启奏。D没而可祭于社者没:通“殁”,死亡。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
8、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旦以年满七十作师说以贻之B然吾闻杨侯之去师道之不复可知矣C丞相有爱而惜之者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其在斯人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ABC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70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